[發明專利]加勁板及加勁管的制法在審
申請號: | 201810361877.1 | 申請日: | 2018-04-20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879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發明(設計)人: | 黃種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種玉 |
主分類號: | E03F3/04 | 分類號: | E03F3/04;B28B21/56;B28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鄭玉潔 |
地址: | 中國臺灣彰化***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加勁板 加勁網 條狀塑料 加勁 制法 模具 制造 不規則狀 機械性質 塑料材料 混泥土 重量輕 堆棧 放入 內包 壓出 灌注 加熱 冷卻 凝固 | ||
一種加勁板及加勁管的制法,包括有:一加勁網體制造步驟:將塑料材料加熱后通過機械壓出條狀塑料條到容器,在該條狀塑料條未冷卻前將多個條狀塑料條堆棧成不規則狀的加勁網體;一加勁板/管的制造步驟:將前述的加勁網體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并放入一模具內,將混泥土灌注該模具內包覆加勁網體,凝固后得到預定尺寸的加勁板/管,使制造獲得的加勁板/管,具有重量輕、機械性質良好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勁板及加勁管的制法,通過加勁網體良好的機械性,制造獲得的加勁板及加勁管體,具有重量輕、安全性高以及厚度可自行調整的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建筑結構諸如梁、柱、樓板、墻、水泥管等的施工,必須先配置鋼筋架構再架設模板,將其包圍在模板內,然后施以水泥灌漿,待水泥固化后拆模而塑造出梁、柱、樓板、墻等的外型。一般而論,使用傳統鋼筋混凝土營建不但施工速度緩慢,且模板的損耗率也高。另一種建筑方式是通過堆砌磚頭建筑出梁、柱、樓板、墻的結構,然而這種施工方式施工同樣緩慢,并且建筑整體重量重。
一般下水道工程或排水管用途的水泥管,其先在模板內架設鋼筋,在與以灌注混泥土,成型后,該水泥管具有一定的重量,其搬運不易。
經了解以傳統方式鋼筋混凝土或堆砌磚頭的建筑物,都是用混凝土包護鋼筋或磚頭,因此,一旦遇到強烈的地震其外層的混凝土會先被震破碎裂而剝落,更嚴重的會變形甚至斷裂進而導致建筑物崩塌的情況發生,因此傳統建筑結構幾乎很難抵擋有如921規模的大地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加勁板的制法,以塑料條壓出至一容器中堆棧成不規則的加勁網體,再將加勁網體放入一成型模具中,注入混泥土包覆加勁網體得到一加勁板。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加勁板的結構,其具有重量輕的優點外,通過預先制造可縮短建筑所花費的工時。
可以達到上述目的的加勁板的制法包括有:一加勁網體的制造步驟:將塑料材料加熱后通過機械壓出條狀塑料條到容器,在該條狀塑料條未冷卻前將多個條狀塑料條堆棧成不規則狀的加勁網體;一加勁板的制造步驟:將前述的加勁網體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并放入一模具內,將混泥土灌注該模具內包覆加勁網體,凝固后得到預定尺寸的加勁板。
其中,該模具能夠設有不同造型的結合端,使得制造獲得的加勁板具有不同的造型。
通過上述制造方式所獲得的加勁板的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加勁板內布設有若干加勁網體,再以混泥土包覆該網體形成一體的結構。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加勁管的制法,其包括:一加勁網體制造步驟:將塑料材料加熱后通過機械壓出條狀塑料條到容器,在該條狀塑料條未冷卻前將多個條狀塑料條堆棧成不規則狀的加勁網體;一加勁管的制造步驟:將前述的加勁網體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并放入一模具內,將混泥土灌注該模具內包覆加勁網體,凝固后得到預定尺寸的加勁管。
其中,該模具能夠設有不同造型的結合端,使得制造獲得的加勁管具有不同的造型。
通過上述的說明,本發明可以獲得的功效簡述如下:
該加勁板/管可吸收建筑物的直立負荷(及建筑物重量),并且通過加勁網體與混泥土產生互鎖作用,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質。
該加勁板/管在其內具有加勁網體,因此,加勁板/管體整體重量下降,具有易于搬運的優點,并且其重量輕,可以減少建筑物整體重量,提高安全性。
該加勁板/管通過容器制作,可依需求自定義厚度,并且制造商可以預先制造加勁板/管,建筑人員可依需求調貨組裝,與現有的建筑工法需要等混凝土干燥的方式相較下,本發明可減少建筑工時并且安全、快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種玉,未經黃種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18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