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耐高溫繞組及其制作方法、電機與電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361815.0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389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容彰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容彰 |
| 主分類號: | H02K3/04 | 分類號: | H02K3/04;H02K15/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lián)合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高溫 無機絕緣材料 制作 模具 電機 高溫環(huán)境 絕緣表層 漿料 固化 高分子有機材料 耐高溫導線 電器 電流作用 線圈作用 一體結構 導電體 導線繞 灌封 耐溫 繞制 灌注 絕緣 局限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耐高溫繞組及其制作方法與電機,耐高溫繞組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采用耐高溫的導線繞制成線圈,導線包括導電體和采用無機絕緣材料制作的絕緣表層;將繞制的線圈置于模具中;向模具中灌注耐高溫無機絕緣材料制作的漿料,并使?jié){料與線圈固化成一體結構;打開模具,得到耐高溫繞組。通過采用耐高溫導線繞制成線圈,該導線的絕緣表層采用無機絕緣材料制作,從而使線圈可以承受300℃以上的高溫環(huán)境;并且使用無機絕緣材料灌封、與線圈固化成一體,起固定、保護線圈作用,增強制作的繞組在300℃以上的高溫環(huán)境下承受電流作用和力的作用。突破現(xiàn)有電機和電器采用高分子有機材料作絕緣、耐溫難以達到300℃以上的局限。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電機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耐高溫繞組的制作方法、使用該方法制作的耐高溫繞組、使用該耐高溫繞組的電機及使用該耐高溫繞組的電器。
背景技術
當前電機的耐溫等級有Y、A、E、B、F、H、C,分別對應的最高使用溫度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共七個等級。一般來說,電機耐溫越高,電機單位質(zhì)量功率越大、綜合性能越優(yōu),而電機耐溫主要是受所使用的絕緣材料耐溫性決定的。目前電機大多使用高分子有機材料作為電機的絕緣材料,只有極少高分子材料耐溫性能可以達到C級,如雙馬樹脂的玻璃態(tài)溫度為220℃左右,溫度再高時,雙馬樹脂會軟化,甚至碳化喪失絕緣功效。因而,當前電機的耐溫性能較差,難以達到300℃以上。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高溫繞組的制作方法,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電機耐溫性能較差,難以達到300℃以上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耐高溫繞組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采用耐高溫的導線繞制成線圈,所述導線包括采用導電金屬制作的導電體和采用無機絕緣材料制作的絕緣表層,所述絕緣表層包裹于所述導電體上;
設置模具,并將繞制的所述線圈置于所述模具中;
提供耐高溫的無機絕緣材料,并制作成漿料;
向所述模具中灌注上述漿料,并使所述漿料與所述線圈固化成一體結構;
打開所述模具,得到耐高溫繞組。
進一步地,所述無機絕緣材料為耐熱水泥,所述耐熱水泥制作的混凝土漿灌注于所述模具中,再凝固固化并與所述線圈成一體結構。
或者,所述無機絕緣材料為陶瓷,所述陶瓷制作的陶瓷泥漿灌注于所述模具中,經(jīng)干燥后,再燒結固化并與所述線圈成一體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導線的制作步驟如下:
提供導電體;
采用熱噴涂法、真空離子鍍法或真空濺射法在所述導電體表面覆上一層致密的陶瓷膜,形成所述絕緣表層。
或者,所述導線的制作步驟如下:
提供導電體;
采用熱噴涂法、真空離子鍍法或真空濺射法在所述導電體表面覆上一層羥基磷灰石膜,形成所述絕緣表層。
或者,所述導線的制作步驟如下:
提供導電體,所述導電體表面包裹有金屬鋁層;
將所述導電體通過高活性、高含氧的氣體,或者高活性、高含氧的等離子體,或者高活性、高含氧的液體,使所述導電體表面的所述金屬鋁層氧化成一層致密的三氧化二鋁膜,形成所述絕緣表層。
進一步地,所述導電體為銅、銀、鋁、銅合金、銀合金或鋁合金制作成的條或絲。
進一步地,繞制所述線圈時,還包括步驟:
提供磁芯,將所述導線繞制于所述磁芯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容彰,未經(jīng)劉容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1815.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