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前下部防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61589.6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570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梅相全;劉洪博;鄭明敏;馬建峰;徐超;黃亮;王耘;劉永星;宋小寧;范瓊;吳向東;董野峰;王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02 | 分類號: | B60R19/02;B60R1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張巧;牛藝文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下部 防護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商用車底盤防護裝置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前下部防護裝置,其中:前下部防護裝置包括T型鈑金件、塑料橫梁和內嵌螺栓;T型鈑金件和內嵌螺栓分別固定設置在塑料橫梁的兩相對側,并均與塑料橫梁一體注塑成型。本發明采用T型鈑金件、塑料橫梁和內嵌螺栓三者一體注塑成型的結構,將T型鈑金件直接與塑料橫梁通過注塑成形,結構簡單,也能夠保證兩者的連接強度,避免碰撞開裂導致的損壞;同時,將T型鈑金件設置在塑料橫梁一側,碰撞時T型鈑金件可以提供有效的碰撞接觸點,保護塑料橫梁,避免塑料橫梁被碰撞開裂損壞。再者,將內嵌螺栓直接注塑在塑料橫梁內,無需設置安裝用的連接件,簡化了安裝結構,也減輕了重量,同時也方便安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商用車底盤防護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前下部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商用車前下部防護裝置是指專門的前下部防護裝置或者依靠自身的外形和特性能夠具有前下部防護功能的車輛的車體、車架部件或其他部件。按商用車前下部防護法規要求,前下部防護裝置必須要有足夠的阻擋力以抵抗車輛碰撞。具體要求為前下部防護裝置上P1、P2、P3三個碰撞點分別需具備整車最大總質量或者16t的力的50%、100%、50%強度(法規詳細要求見《GB26511商用車前下部防護》)。現有市場上的N2/N3類商用車前下部防護裝置多采用鈑金沖壓焊接組裝而成。
現有技術的前下部防護裝置包括防撞橫梁總成01、左安裝支座02和右安裝支座03。防撞橫梁總成01、左安裝支座02和右安裝支座03均采用鈑金沖壓焊接而成,使用的時候,首先通過螺栓將左安裝支座02和右安裝支座03安裝至車架下端,然后將防撞橫梁總成01通過螺栓安裝在左安裝支座02和右安裝支座03上,進而實現撞橫梁總成01在車架05上的安裝。為了方便裝配以及保證裝配之后的牢靠性,在防撞橫梁總成01的兩端對稱焊接連接件04。
現有技術的防撞橫梁總成01采用鈑金沖壓焊接而成,為了保證防撞橫梁總成01總成,通常采用四塊具有相同長度的鈑金依次相互焊接組成方形的防撞橫梁總成01,不僅結構復雜,而且,在被碰撞時,防撞橫梁總成01的鈑金焊接處容易受到震蕩開裂,導致其損壞;同時,防撞橫梁總成01上焊接用于固定連接車架05的連接件04,在使用時,伴隨著碰撞導致的震動,防撞橫梁總成01與連接車架05也容易脫裂。以上共同降低了防撞橫梁總成01整體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防撞橫梁總成01、左安裝支座02和右安裝支座03三者均采用鈑金件焊接而成,防撞橫梁總成01達到30kg,左安裝支座02和右安裝支座03均超過8kg,都較為笨重,增加了裝配難度,綜上,現有技術的前下部防護裝置存在著結構復雜、容易開裂損壞、重量大、裝配困難的缺陷,同時,由于現有技術的前下部防護裝置重量大,使用的時候會加大整車重量,進而加大汽車行駛時的油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前下部防護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它具有結構簡單、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重量輕、方便安裝的優點。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前下部防護裝置,其中:所述前下部防護裝置包括T型鈑金件、塑料橫梁和內嵌螺栓;
所述T型鈑金件和所述內嵌螺栓分別固定設置在所述塑料橫梁的兩相對側,并均與所述塑料橫梁一體注塑成型。
如上所述的前下部防護裝置,其中,優選的是,所述T型鈑金件包括固定連接的第一鈑金件和第二鈑金件,所述第二鈑金件位于所述第一鈑金件的一側,且垂直平分所述第一鈑金件;
所述塑料橫梁的一側面上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容置所述第一鈑金件;
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所述塑料橫梁內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容置所述第二鈑金件。
如上所述的前下部防護裝置,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塑料橫梁包括第二板和四個平行的第一板;
各所述第一板與所述第二板均呈十字交叉設置,且各所述第一板從所述第二板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間隔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158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車用能源提供裝置
- 下一篇:一種防碰撞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