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壓線束的智能反饋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1459.2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148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羅璐;李仲民;張輝;陳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航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載顯示器 報警模塊 車載電腦 信息采集模塊 高壓線束 智能反饋 依次連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壓線束的智能反饋系統,包括信息采集模塊、CAN總線、車載電腦、報警模塊和車載顯示器,所述信息采集模塊、所述CAN總線和所述車載電腦依次連接,所述車載電腦分別與所述報警模塊和所述車載顯示器連接,所述報警模塊與所述車載顯示器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壓線束,特別是一種高壓線束的智能反饋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環境的持續惡化,部分國家已經將燃油車的禁止時間提上日程,于是近年來電動新能源車輛開始大力發展,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技術發展越來越快,電池的電壓也不斷提高,用到高壓線束的地方也是越來越多,高壓線束的安全愈發顯得重要,當高壓線束在超過其性能指標的環境下工作和高壓線束的端子通過壓力變形或脫離時,都會給行車安全造成重大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壓線束的智能反饋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高壓線束的智能反饋系統,包括信息采集模塊、CAN總線、車載電腦、報警模塊和車載顯示器,所述信息采集模塊、所述CAN總線和所述車載電腦依次連接,所述車載電腦分別與所述報警模塊和所述車載顯示器連接,所述報警模塊與所述車載顯示器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塊包括壓力傳感器和檢測盒,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所述檢測盒的信息通過所述CAN總線發送至所述車載電腦,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于高壓線束的端子上,所述檢測盒置于所述高壓線束的輸出端,所述檢測盒包括電流采樣電路和電壓采樣電路,用于采集高壓線束輸出的電流和電壓。
進一步的,所述車載電腦包括閾值設置單元和比對單元,所述閾值設置單元用于設置所用高壓線束的性能指標與高壓線束能承受的最大壓力值,所述比對單元用于比對所述壓力傳感器、所述檢測盒采集的信息與所述閾值設置單元所設置的閾值,當電壓、電流和壓力值超過所設置的閾值時,所述報警模塊發出報警信息。
進一步的,所述車載顯示器設置于車輛的中控臺,所述車載電腦的信息實時通過所示車載顯示器顯示供駕駛員參考。
進一步的,所述報警模塊發出的報警信息包括文字報警信息和聲音報警信息,所述文字報警信息通過所述車載顯示器顯示。
進一步的,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所述檢測盒均有多個,每段高壓線束都包含有一個檢測盒和兩個壓力傳感器,且檢測盒與壓力傳感器所發送的信息中有與所在段的高壓線束對應的唯一編號,用于反饋具體某段高壓線束出現故障。
進一步的,所述車載電腦還與車輛主繼電器相連,當系統檢測到高壓線束出現問題時,車載電腦將啟動保護措施控制主繼電器斷開。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實時監測高壓線束的工作環境情況,確保線束在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2.當高壓線束故障時,能準確顯示具體某段出現故障,方便維修。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高壓線束的智能反饋系統,包括信息采集模塊、CAN總線、車載電腦、報警模塊和車載顯示器,所述信息采集模塊、所述CAN總線和所述車載電腦依次連接,所述車載電腦分別與所述報警模塊和所述車載顯示器連接,所述報警模塊與所述車載顯示器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塊包括壓力傳感器和檢測盒,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所述檢測盒的信息通過所述CAN總線發送至所述車載電腦,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于高壓線束的端子上,所述檢測盒置于所述高壓線束的輸出端,所述檢測盒包括電流采樣電路和電壓采樣電路,用于采集高壓線束輸出的電流和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航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航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14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繼電保護裝置的故障診斷方法
- 下一篇:主動型智能保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