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觸控電極結構及觸控面板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1360.2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6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葉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黃威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絕緣層 導電連接層 觸控電極 觸控面板 通孔 觸控靈敏度 電性連接 電極層 信噪比 減小 阻抗 | ||
本發明所述提供的觸控電極結構及觸控面板,通過設置一絕緣層置于電極層和導電連接層之間,且在絕緣層上對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設置多個通孔,以使導電連接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過通孔電性連接,從而降低連接阻抗,進而提高觸控靈敏度,減小RC延遲,提高信噪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觸控電極結構及觸控面板。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科技的進步,目前觸控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顯示面板。通常,為實現顯示面板的觸控功能,一種方案是將觸摸面板與顯示面板單獨制作,然后將觸摸面板貼合在顯示面板的上表面形成完整的觸控面板,但這種結構會增加觸控面板的厚度,且需要額外的貼合工藝;另一種方案則是通過在顯示面板的薄膜封裝層上制作觸控電極結構,從而實現顯示面板的觸控功能。
然而,通過在顯示面板的薄膜封裝層上制作觸控電極結構的觸控面板,為了實現部分電極之間的電性連接,通常是通過構建導電橋的方式實現;由于,這些導電橋通常為小面積的條狀結構,因此導電橋兩端與電極的接觸面積同樣較小,容易造成該接觸處的連接阻抗偏高或者開路,進而降低觸摸的靈敏度,增加延遲,并降低信噪比。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觸控電極結構及觸控面板,能夠降低連接阻抗,進而提高觸控靈敏度,減小RC延遲,提高信噪比。
一種觸控電極結構,其包括:
基板;以及
多個觸控單元,所述觸控單元設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每個所述觸控單元均包括:
電極層,所述電極層包括第一圖案化電極和第二圖案化電極,且所述第二圖案化電極被所述第一圖案化電極分割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導電連接層,電性連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與所述電極層在空間上隔離;以及
絕緣層,位于所述電極層與所述導電連接層之間,且在所述絕緣層上對應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設有多個通孔,以使所述導電連接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過所述通孔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觸控電極結構中,所述導電連接層為網格結構,所述網格結構包括多條交錯且電性連接的連接線。
在本發明的觸控電極結構中,所述連接線通過多個所述通孔,將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觸控電極結構中,在所述絕緣層上對應所述第一部分的通孔與對應所述第二部分的通孔一一對應。
在本發明的觸控電極結構中,所述電極層、絕緣層、導電連接層依次層疊設置在所述基板上。
在本發明的觸控電極結構中,所述導電連接層、絕緣層、電極層依次層疊設置在所述基板上。
在本發明的觸控電極結構中,所述電極層的材質為透明導電薄膜。
在本發明的觸控電極結構中,所述導電連接層的材質為金屬。
一種觸控面板,其包括觸控電極結構,所述觸控電極結構包括:
基板;以及
多個觸控單元,所述觸控單元設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每個所述觸控單元均包括:
電極層,所述電極層包括第一圖案化電極和第二圖案化電極,且所述第二圖案化電極被所述第一圖案化電極分割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導電連接層,電性連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與所述電極層在空間上隔離;以及
絕緣層,位于所述電極層與所述導電連接層之間,且在所述絕緣層上對應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設有多個通孔,以使所述導電連接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過所述通孔電性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13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觸摸屏的配置方法、裝置、終端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電子墨水屏及移動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