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粒子濾波算法的室內定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61226.2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27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廖學文;王夢迪;李喬;田馨元;齊以星;高貞貞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4/021 | 分類號: | H04W4/021;H04W4/029;H04W4/33;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彥彥 |
| 地址: | 71004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粒子 濾波 算法 室內 定位 方法 | ||
一種基于粒子濾波算法的室內定位方法,利用用戶在開始行走后N步內的行人航位信息、WiFi信號強度信息與地磁信號三維序列進行融合,通過WiFi確定初始點區域、地磁精確定位確定初始位置坐標,再利用基于WiFi的最近鄰匹配算法、基于WiFi與PDR的粒子濾波算法及基于地磁與PDR的粒子濾波算法的定位結果的獨立性,相互校驗,使定位保持跟蹤,提高定位的魯棒性。該方法在得到較精確的行人航位信息(包括計步及行人方向)的前提下,適用于平端、甩手、口袋、背包四種手機放置模式,且定位精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室內定位追蹤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粒子濾波算法的室內定位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基于位置的服務LBS(Location BasedServices)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青睞,實現低成本且高精度的室內定位算法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關注。現在,基于WiFi、紅外線、藍牙、超寬帶廣播(UWB)、地磁、慣性傳感器的室內定位方法得到了研究界廣泛的關注,但是超寬帶廣播(UWB)、紅外技術進行定位都需要重新部署設備,成本昂貴。
而近年來,隨著無線局域網(WiFi)的快速發展,在大多數室內環境中都廣泛部署了WiFi網絡,即廣泛布置了AP,不同位置處的智能設備通過接收來自不同AP的信號進行局域網的連接,即在不同位置處智能設備會接收到來自不同AP的信號,或者接收到相同AP的信號但其信號強度值會存在差異。因此,可以將AP的接收信號強度看作一種位置指紋進行室內定位。
另一方面,受到生物學中信鴿、龍蝦等生物可以利用地球磁場進行尋路的啟發,研究人員發現可以利用地球磁場進行室內定位。在室內環境下,地球磁場受到建筑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內部管道電纜及大型電磁設備等的影響而發生扭曲,從而造成了室內地磁場的不均勻分布,所以可以將地磁場看作一種位置指紋進行室內定位。
利用WiFi指紋或地磁指紋的室內定位技術適用于靜態定位,在實時定位及跟蹤中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而慣性導航技術是一種完全自主的導航定位方法,利用智能手機集成的加速度計、陀螺儀、電子羅盤、磁力計等傳感器的測量數據,進行檢步、步長估計、航向角估計,因此可以使用行人航位推測(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算法進行行人軌跡的定位。但是PDR算法需要知道精確的初始位置,而在實際中,初始位置較難獲得;由于慣性傳感器的誤差,在較短時間內定位精度較高,隨著時間增長,會出現較大的累積誤差。
在現有方案中,利用基于WiFi與PDR的粒子濾波算法(WiFi-PF)或者基于地磁與PDR的粒子濾波算法(Mag-PF)可以實現動態定位,得到連續的用戶行走軌跡。但是WiFi-PF或Mag-PF算法在長時間的定位跟蹤后,容易出現定位偏離行人真實軌跡,定位跟蹤失敗。尤其是Mag-PF算法,由于地磁指紋是三維向量,空間唯一性差,一旦出現定位偏離真實位置,粒子的地磁指紋序列仍可能與當前觀測到的地磁序列匹配,從而估計定位坐標,而算法本身無法識別定位已失敗。而WiFi的指紋匹配算法的優點是前后兩次的定位結果相互獨立,且定位誤差有一定的范圍,因此利用WiFi-PF、Mag-PF與WiFi的指紋匹配算法的獨立性,在每步的定位中,相互校驗,進行融合從而使定位保持正確跟蹤。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針對現有的單獨使用基于WiFi與PDR的粒子濾波算法和基于地磁與PDR的粒子濾波算法容易出現定位跟蹤失敗的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粒子濾波算法的室內定位方法,該方法利用基于WiFi與PDR的粒子濾波算法、基于地磁與PDR的粒子濾波算法及基于WiFi的指紋匹配算法在定位中的獨立性,相互校驗,使定位保持跟蹤,提高定位的魯棒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粒子濾波算法的室內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采用初始位置定位算法確定初始點坐標,然后通過融合PDR、WiFi與地磁的粒子濾波算法實現定位,具體過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122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