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口腔治療用便捷式清痰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56815.1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338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宏慧;張楠;吳鳳炎;杜蘭蘭;楊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C17/06 | 分類號: | A61C17/06;B08B9/0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中閩智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79 | 代理人: | 謝建華 |
| 地址: | 71006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口腔 治療 便捷 式清痰器 | ||
1.一種口腔治療用便捷式清痰器,其結構包括:吸痰管接口(1)、廢液瓶上端蓋(2)、廢液瓶(3)、刻度線(4)、主體裝置(5)、壓力表(6)、操作面板(7)、壓力調節旋鈕(8)、指示燈(9)、腳杯(10)、裝置外殼(11)、裝置開關(12)、提手(13)、止回閥(14)、真空連接管(15),其特征在于:
所述裝置外殼(11)底端四角裝設有腳杯(10),所述腳杯(10)與裝置外殼(11)固定連接,所述裝置外殼(11)上端裝設有操作面板(7),操作面板(7)上設有壓力表(6)、壓力調節旋鈕(8)、指示燈(9)與裝置開關(12),所述裝置外殼(11)上端裝設有提手(13),所述提手(13)與裝置外殼(11)固定連接,所述廢液瓶(3)中部設有刻度線(4),所述刻度線(4)與廢液瓶(3)為一體化結構,所述廢液瓶(3)上端裝設有廢液瓶上端蓋(2),所述廢液瓶上端蓋(2)與廢液瓶(3)過盈配合,所述廢液瓶上端蓋(2)中部設有吸痰管接口(1),所述真空連接管(15)通過廢液瓶上端蓋(2)與廢液瓶(3)相連接,所述真空連接管(15)中部設有止回閥(14),所述止回閥(14)與真空連接管(15)固定連接,所述裝置外殼(11)內裝設有主體裝置(5);
所述主體裝置(5)包括電機(51)、傳動機構(52)、混合機構(53)、出液機構(54)、出水管(55)、電熱絲(56)、熱水箱(57)、進水管(58)、電線(59)、真空吸氣管(510)、蓄電池(511)、真空泵(512)、真空排氣管(513),所述真空泵(512)上端裝設有真空吸氣管(510),所述真空泵(512)通過真空吸氣管(510)與真空連接管(15)相連接,所述真空泵(512)右側設有真空排氣管(513),所述真空排氣管(513)與真空泵(512)固定連接,所述真空泵(512)左側裝設有熱水箱(57),所述熱水箱(57)上端設有進水管(58),所述進水管(58)與熱水箱(57)固定連接,所述熱水箱(57)左下角設有出水管(55),所述出水管(55)與熱水箱(57)固定連接,所述熱水箱(57)內裝設有電熱絲(56),所述電熱絲(56)與蓄電池(511)之間設有電線(59),所述蓄電池(511)通過電線(59)與電熱絲(56)電連接,所述真空泵(512)下方裝設有電機(51),所述電機(51)左側設有傳動機構(52),所述傳動機構(52)與電機(51)活動連接,所述傳動機構(52)左側裝設有混合機構(53),所述傳動機構(52)上端裝設有出液機構(54),所述混合機構(53)、出液機構(54)分別與傳動機構(52)活動連接;
所述傳動機構 (52)包括電機轉軸(521)、上皮帶輪(522)、傳動皮帶(523)、下皮帶輪(524)、凸輪轉軸 (525)、凸輪(256)、轉動銷(527)、轉盤(528)、活動鋸齒桿(529)、凸輪轉軸支撐桿(5210)、槽 輪(5211)、槽桿(5212)、右側從動蝸輪(5213)、豎向蝸桿(5214)、主動錐齒輪(5215);
所述電機轉軸 (521)左側裝設有上皮帶輪(522),所述電機轉軸(521)與上皮帶輪(522)固定連接,所述上 皮帶輪(522)下方裝設有下皮帶輪(524),所述下皮帶輪(524)與上皮帶輪(522)之間設有傳 動皮帶(523),所述上皮帶輪(522)通過傳動皮帶(523)與下皮帶輪(524)活動連接,所述下 皮帶輪(524)左側裝設有凸輪轉軸(525),所述凸輪轉軸(525)與下皮帶輪(524)固定連接, 所述凸輪轉軸(525)兩側裝設有凸輪轉軸支撐桿(5210),所述凸輪轉軸支撐桿(5210)與凸 輪轉軸(525)活動連接,所述凸輪轉軸(525)中部設有凸輪(256),所述凸輪(256)與凸輪轉 軸(525)處于同一中心線上且固定連接,所述凸輪(256)上方裝設有轉盤(528),所述轉盤 (528)與凸輪(256)之間設有轉動銷(527),所述轉動銷(527)與轉盤(528)底端固定連接,所 述凸輪(256)通過轉動銷(527)與轉盤(528)活動連接,所述轉盤(528)上方裝設有槽輪 (5211),所述槽輪(5211)與轉盤(528)固定連接,所述槽輪(5211)左側設有槽桿(5212),所 述槽桿(5212)與槽輪(5211)活動連接,所述槽桿(5212)與活動鋸齒桿(529)相焊接,所述活 動鋸齒桿(529)左側設有右側從動蝸輪(5213),所述右側從動蝸輪(5213)與活動鋸齒桿 (529)相嚙合,所述右側從動蝸輪(5213)左側裝設有豎向蝸桿(5214),所述豎向蝸桿(5214) 與右側從動蝸輪(5213)螺紋連接,所述豎向蝸桿(5214)上方設有主動錐齒輪(5215),所述 主動錐齒輪(5215)與豎向蝸桿(5214)固定連接;
所述混合機構 (53)包括左側從動蝸輪(531)、同步帶(532)、水平往復板(533)、從動輪一(534)、圓銷一 (535)、活動連桿(536)、從動槽輪(537)、轉動軸(538)、混合槳(539);
所述左側從動蝸 輪(531)與從動輪一(534)之間設有同步帶(532),所述左側從動蝸輪(531)通過同步帶 (532)與從動輪一(534)活動連接,所述從動輪一(534)上裝設有圓銷一(535),所述圓銷一 (535)與從動輪一(534)固定連接,所述從動輪一(534)通過圓銷一(535)與水平往復板 (533)活動連接,所述水平往復板(533)左側設有活動連桿(536),所述活動連桿(536)與水 平往復板(533)固定連接,所述活動連桿(536)左側設有從動槽輪(537),所述從動槽輪 (537)與活動連桿(536)活動連接,所述從動槽輪(537)上方裝設有混合槳(539),所述混合 槳(539)與從動槽輪(537)之間設有轉動軸(538),所述從動槽輪(537)通過轉動軸(538)與 混合槳(539)相連接;
所述出液機構 (54)包括從動錐齒輪(541)、橫向蝸桿(542)、蝸桿軸承(543)、橫向蝸桿支撐桿(544)、蝸輪 (545)、圓銷二(546)、從動輪二(547)、杠桿(548)、支點(549)、活動槽(5410)、活動擋板 (5411)、不完全齒輪(5412)、出液擋塊(5413);
所述橫向蝸桿 (542)左側裝設有從動錐齒輪(541),所述從動錐齒輪(541)與橫向蝸桿(542)固定連接,所 述橫向蝸桿(542)右側設有橫向蝸桿支撐桿(544),所述橫向蝸桿支撐桿(544)與橫向蝸桿 (542)連接處裝設有蝸桿軸承(543),所述橫向蝸桿(542)通過蝸桿軸承(543)與橫向蝸桿支 撐桿(544)活動連接,所述橫向蝸桿(542)中部上端設有蝸輪(545),所述蝸輪(545)與橫向 蝸桿(542)螺紋連接,所述蝸輪(545)與從動輪二(547)活動連接,所述從動輪二(547)上設 有圓銷二(546),所述圓銷二(546)與從動輪二(547)固定連接,所述從動輪二(547)通過圓 銷二(546)與杠桿(548)活動連接,所述杠桿(548)中部設有活動槽(5410),所述活動槽 (5410)與杠桿(548)為一體化結構,所述杠桿(548)左側裝設有不完全齒輪(5412),所述不 完全齒輪(5412)與杠桿(548)之間設有支點(549),所述杠桿(548)通過支點(549)與不完全 齒輪(5412)活動連接,所述不完全齒輪(5412)左側設有活動擋板(5411),所述活動擋板 (5411)與不完全齒輪(5412)活動連接,所述活動擋板(5411)上端裝設有出液擋塊(5413), 所述出液擋塊(5413)與活動擋板(5411)固定連接;
所述豎向 蝸桿(5214)與左側從動蝸輪(531)活動連接,所述主動錐齒輪(5215)與從動錐齒輪(541)相 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未經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5681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