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機床的非線性剛度測量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55307.1 | 申請日: | 2018-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73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瑞乾;彭寶營;楊慶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5/00 | 分類號: | G01M5/00;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劍輝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機床 非線性 剛度 測量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機床的非線性剛度測量方法及裝置,方法為:首先在機床工作臺上對模擬刀柄施加負載,并且測量機床主軸端部的位移,獲得機床主軸的變形與力負載的曲線;通過分析機床主軸端部的變形與力負載曲線的斜率,評價機床的綜合剛度;通過測量系統連續加力來測出機床主軸的連續變形曲線,獲得機床整體剛度參數,測量裝置包括機床工作臺和主軸,主軸上安裝有模擬刀柄,模擬刀柄的柄身上通過軸承套裝有滾子,滾子的相對側設置有加載裝置,模擬刀柄相對于加載裝置的一側設置有位移傳感裝置,還包括一個數控系統,通過閉環系統和位移傳感器的精準測量,實現了更理想化的非線性剛度測量,也更直觀的展現機床的剛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機床的非線性剛度測量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當今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對機床工業高度重視,竟相發展機電一體化、高精、高效、高自動化先進機床,以加速工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如今國內數控機床發展迅速,年產量逐年攀升,但所產機床精度等方面達不到要求。長期以來,歐、美、亞在國際市場上相互展開激烈競爭,已形成一條無形戰線,特別是隨微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進步,數控機床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加速發展,各方用戶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為四大國際機床展上各國機床制造商競相展示先進技術、爭奪用戶、擴大市場的焦點。
雖然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國內絕大多數重要機械制造裝備的數字化控制系統卻不是中國造。尤其是關系國家戰略地位和體現國家綜合國力水平的高檔數控機床,它的“大腦”和“心臟”卻要大部分從國外引進。專家呼吁,以數控機床為代表的“中國制造”不能沒有創造,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系統迫在眉睫。
機床的剛度指機床在外力作用下抵抗變形的能力,機床的剛度越大,動態精度越高,機床的剛度包括機床構件本身的剛度和構件之間的接觸剛度,機床構件本身的剛度主要取決于構件本身的材料性質、截面形狀、大小等,構件之間的接觸剛度不僅與接觸材料、接觸面的幾何尺寸和硬度有關,而且還與接觸面的表面粗糙度、幾何精度、加工方法、接觸面介質、預壓力等因素有關,機床的剛度分為靜剛度與動剛度,機床的剛度與機床的材料、機床的結構、機床各部件的結合面、機床的動力傳動等因素緊密相關,機床的剛度直接決定機床的精度和加工出零件的質量高低,不同的機床剛度是不同的,目前研究機床剛度的方法,一般從局部方面研究,比如研究機床結合面對機床剛度的影響等,不能從根本上評價機床的的綜合剛度。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方案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機床的非線性剛度測量方法及裝置,通過閉環系統和位移傳感器的精準測量,實現了更理想化的非線性剛度測量,也更直觀的展現機床的剛度,能有效的解決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機床的非線性剛度測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00、在機床工作臺上對模擬刀柄施加負載,并且測量機床主軸端部的位移,獲得機床主軸的變形與力負載的曲線;
步驟200、通過分析所述機床主軸端部的變形與力負載曲線的斜率,評價機床的綜合剛度;
步驟300、通過測量系統連續加力來測出機床主軸的連續變形曲線,獲得機床整體剛度參數。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測量系統可以在機床不運轉和運轉兩個狀態下進行測量,自動加力自動測量主軸的的變形曲線。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測量系統是由加力負載設備、力傳感設備和位移傳感設備組成的一個閉環裝置。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測量系統可以從機床主軸XYZ三個坐標方向上,連續加載用于切削模擬刀柄的模擬刀具所需要的切削力。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采用測量頭測量主軸端部的位移,獲得變化主軸端部的力與變形位移的曲線,通過分析軟件,評價力與位移曲線的變化趨勢,獲得機床的綜合剛度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未經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553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