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芳基取代吡唑及其衍生物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54640.0 | 申請日: | 2018-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845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邵鶯;吳銘;童晶晶;黃磊;鄭昊;潘樂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31/12 | 分類號: | C07D231/12;C07D231/14;C07D409/1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諾創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華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取代 吡唑 及其 衍生物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芳基取代吡唑及其衍生物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提出的制備方法以取代苯乙烯和重氮化合物為原料、氧氣或者空氣作為氧化劑,堿作為添加劑、再加入適量的溶劑以及脫水劑,在引發溫度下反應,再經冷卻、過濾、洗滌、萃取、干燥、過濾、減壓蒸去有機相溶劑、柱層析分離得到芳基取代吡唑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實現了直接從取代苯乙烯和重氮化合物為原料一鍋法合成了5?芳基取代吡唑及其衍生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化工合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芳基取代吡唑及其衍生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吡唑(Pyrazoles)及其衍生物是一類十分重要的五元氮雜環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作用,如具有抗腫瘤、抗抑郁、抗病毒、抗血栓等藥理活性。它廣泛存在于眾多藥物與農藥的分子結構中,在醫藥、農藥的研究開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Terrett N.K.,BellA.S.,Brown D.,Ellis P.Bioorg.Med.Chem.Lett.,1996,6(15):1819-1824.)。此外,還可以作為C-H活化反應的導向基團、配體,氮雜環卡賓(NHC)的前體等角色(Schmidt A.,Dreger A.Curr.Org.Chem.,2011,15(16):2897-2970.)),在有機合成化學中同樣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很多文獻綜述了合成吡唑衍生物的方法,傳統的吡唑合成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利用肼或取代肼與1,3-二羰基類化合物或其等效的1,3-二親電體發生縮合反應同時形成2個C-N鍵來構建吡唑環,但是該方法普遍區域選擇性較低。第二種方法是利用1,3-偶極子與親雙烯體經[3+2]環加成反應,從而得到吡唑環,譬如可以用重氮化合物與炔烴或聯烯通過[3+2]環加成構建吡唑環(Kirkham J.D.,Edeson S.J.,Stokes S.,HarrityJ.P.A.Org.Lett.,2012,14(20):5354-5357;Guo S.,Wang J.,Guo D.,Zhang X.,FanX.RSC Advances.,2012,2(9):3772-3777.)),但由于取代的炔烴、聯烯價格昂貴,性質不穩定以及難以制備,這一缺點限制了這類反應的應用價值,如反應式a。
使用來源更豐富的烯烴與重氮化合物構建吡唑環也有報道(Xie J.W.,Wang Z.,Yang W.J.,Kong L.C.,Xu D.C.Org.Biomol.Chem.,2009,7(21):4352-4354;Kumar R.,Nair D.,Namboothiri I.N.N.Tetrahedron.,2014,70(9):1794-1799;Zhang G.,Ni H.,Chen W.,Shao J.,Liu H.,Chen b.,Yu Y.Org.Lett.,2013,15(23):5967-5969;BabinskiD.J.,Aguilar H.R.,Still R.,Frantz D.E.J.Org.Chem.,2011,76(15):5915-5923.)但適用這類方法的烯烴,均需帶有如NO2、SO2Ph、N3、OTf、CH3CO等離去基團如反應式b,原子經濟性差。
2016年我們報道了以叔丁基碘化胺作為催化劑,用過氧化叔丁醇(TBHP)氧化,實現無需帶有離去基團的烯烴與重氮化合物清潔高效構建多取代吡唑的合成方法如反應式c;但是,該方法中使用的過氧化物TBHP穩定性差,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無法進行工業放大反應。并且所用烯烴必須是和酯基等貧電子基相連的烯烴,對于芳基以及富電子基團則不能借此反應引入到吡唑上,局限性較大。(Shao Y.,Tong J.,Zhao Y.,Zhao Y.,Zheng H.,MaL.,Ma M.,Wan X.Org.Biomol.Chem.,2016,14(36):8486-849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546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