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帶擾動的幅相型離散Hopfield神經網絡的信號盲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53005.0 | 申請日: | 2018-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689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于舒娟;張昀;曹健;楊杰;李冰蕊;張治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5/03 | 分類號: | H04L25/03;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陽 |
| 地址: | 21000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擾動 幅相型 離散 hopfield 神經網絡 信號 檢測 方法 | ||
1.基于帶擾動的幅相型離散Hopfield神經網絡的信號盲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獲取單個HNN神經元的狀態;
S2、根據各HNN神經元的狀態獲取多個神經元使用權值相互連接得到的Hopfield神經網絡結構,并計算其相對應的動態方程;
S3、根據Hopfield神經網絡結構的輸出構建接收數據矩陣;
S4、通過接收數據矩陣的分解分解得到Q矩陣,并配置Hopfield神經網絡的權矩陣W=[I-Q],為使盲檢測中的優化函數的最小值與Hopfield能量函數中的最小值相對應;當ΓH滿秩時,則存在滿足QsN(k-d)=0。Uc是由接收矩陣通過奇異值分解得到的,且使Uc∈CN×(N-(L+M+1))成立,則構建優化函數為:
其中,為所需檢測的原始信號;
配置連接權矩陣W=[I-Q],N×N維的單位陣,則當幅值相位型離散Hopfield神經網絡的輸出為最終解時,有s(k)=s(k-1)成立;此時網絡達到平衡網絡的發送信號即為網絡平衡點信號;
S5、構建帶擾動的幅相型離散Hopfield神經網絡,并驗證其不易陷入局部最小值點;
帶擾動的幅相型離散Hopfield神經網絡的動態方程為:
其中,為擾動因子,W為神經網絡的連接權值矩陣;
當為固定擾動,則:
當為自擾動,則:
當為退火擾動,則:
其中,α1=-0.01,α2=-0.1,β=0.002,α0=-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帶擾動的幅相型離散Hopfield神經網絡的信號盲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計算單個HNN神經元的狀態方程為:
y(t)=σ(x(t));
其中y為輸出,x為神經元的當前狀態,w為連接權值,v為偏置,α為取常數的衰退因子,σ(x(t))為Sigmoid型激活函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帶擾動的幅相型離散Hopfield神經網絡的信號盲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多個神經元使用權值相互連接得到的Hopfield神經網絡結構的狀態方程和輸出方程分別為:
yi(t)=σi(xi(t)),i=1,2,…,n;
其中,αi為取常數的衰退因子,xi(t)為神經元的當前狀態,yi(t)為輸出,wij為神經元i與j之間的連接權值,si為常量;σi(xi(t))為Sigmoid型激活函數;
Hopfield神經網絡結構對應的動態方程為:
s(k+1)=σ(Ws(k))=σ(y(k));
共有N個神經元,則輸入向量為s(k)=[s1(k),s2(k),…,sN(k)]T,則:
其中,wij為兩個神經元sj與si之間的神經元聯結權值,權矩陣W∈CN×N,權矩陣等于自身的共軛轉置,即WH=W,激活函數的表達式為:
其中,u為激活函數的輸入部分,先將輸入寫成指數形式,au和分別是幅值和相角,令則為量化單位角,K為MPSK星座上的信號數,l=0,1,…,(K-1),當為8PSK信號,則K=8,整個平面被平均分成8個扇區,每個扇區包含一個量化點zl,l=0,1,…,7,扇區l內的任何輸入經過激活函數的輸出都為z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帶擾動的幅相型離散Hopfield神經網絡的信號盲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單輸入多輸出經過的采樣接收方程為:
其中,q為過采樣因子,M為信道的階數,x(k)為接收信號矩陣,s(k)為發送信號矩陣,v(k)為加性噪聲,發送信號與加性噪聲相互獨立,則公式為:
XN=SΓH;
其中,S=[sL+M(k),…,sL+M(k+N-1)]H=[sN(k),…,sN(k-M-L)]N×(L+M+1)為發送信號陣,Γ為由hj,j=0,1,…,M構成的維數為(L+1)q×(L+M+1)的塊Toeplitz平滑矩陣,L是均衡器的參數,[h0,…,hM]q×(M+1)為通信信道的沖激響應;(XN)N×(L+1)q=[xL(k),...,xL(k+N-1)]H為接收數據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5300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