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PLMN下隨機信道分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52842.1 | 申請日: | 2018-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924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杜加懂;郭雅娟;許海清;韋磊;孫云曉;朱道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W48/10 | 分類號: | H04W48/10;H04W74/00;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杜志敏;宋志強 |
| 地址: | 10019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plmn 隨機 信道 分配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多PLMN下隨機信道分配方法,該方法包括:網絡側設備通過SIB1消息廣播N個PLMN ID時,通過SIB2消息為每個PLMN配置對應的隨機接入信息;任一用戶終端通過其配置的HPLMN信息,以及SIB1消息選擇接入的PLMN網絡,并根據接入的PLMN網絡在SIB2的prach?ConfigIndexlist中確定對應的PRACH index,并在確定的PRACH index對應的隨機接入信道位置上進行隨機接入。通過該方案能夠實現了隨機接入信道的隔離,避免海量終端接入時造成隨機接入信道擁塞,有效的提升系統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公共陸地移動網絡(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下隨機信道分配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長期演進(LTE)共用載頻的無線接入網(Radio Access Network,RAN)共享(sharing)技術中,各運營商共享同一頻率,共享小區級配置和特性,每個小區可廣播多個運營商的PLMN ID,共享隨機接入信道及控制信道。
在國內1.4GHz及1.8GHz行業無線專網中,由于可用頻率的限制(5~10MHz左右)和業務安全隔離性要求,其系統通常采用RAN sharing技術,要求系統能廣播多個PLMN ID,不同的PLMN接入不同的業務終端,同時還要求不同業務之間業務信道及隨機接入信道隔離,以保障配置在特定PLMN下的高優先級業務終端能隨時接入網絡,保障業務時延和安全。
目前業務信道的隔離主要通過調度算法來實現,為每個業務預先定義業務信道調度區,但是對于隨機接入信道的隔離未提供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多PLMN下隨機信道分配方法,能夠有效的提升系統可靠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多公共陸地移動網絡PLMN下隨機信道分配方法,應用于無線接入網RAN共享sharing組網中,該方法包括:
網絡側設備通過系統消息SIB1消息廣播N個PLMN ID時,通過SIB2消息為每個PLMN配置對應的隨機接入信息;其中,在發送SIB2消息時,將SIB2消息中的物理隨機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Index參數修改為物理隨機接入信道-配置索引列表prach-ConfigIndex list,所述prach-ConfigIndex list包括N個物理隨機接入信道索引PRACHindex;每個PRACH index的取值范圍為0到63;N為大于1的整數;
任一用戶終端通過其配置的本地公共陸地移動網絡HPLMN信息,以及SIB1消息選擇接入的PLMN網絡,并根據接入的PLMN網絡在SIB2的prach-ConfigIndex list中確定對應的PRACH index,并在確定的PRACH index對應的隨機接入信道位置上進行隨機接入。
由上面的技術方案可知,本申請中通過SIB1消息廣播多個不同的PLMN ID,同時通過SIB2消息為每個PLMN配置相應的隨機接入信道,避免海量終端接入時造成隨機接入信道擁塞,保障配置在特定PLMN下的高優先級業務終端的接入,有效的提升系統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中多PLMN下隨機信道分配流程示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多PLMN下隨機信道分配方法,應用于RAN sharing組網中,通過系統消息1(SIB1)消息廣播多個不同的PLMN ID,同時通過系統消息2(SIB2)消息為每個PLMN配置相應的隨機接入信道,實現了隨機接入信道的隔離,避免海量終端接入時造成隨機接入信道擁塞,有效的提升系統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528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