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作人員工作飽和程度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9005.3 | 申請日: | 2018-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64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段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國標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程度分析 飽和 離散型數據 分析 事實表 連續型數據 連續性數據 顯著性差異 測量分析 方法分析 工作時長 離散數據 連續數據 樣本序列 影響因素 差異性 分類 | ||
本公開公開了一種工作人員工作飽和程度分析方法,分析時首先根據樣本序列建立事實表并對事實表影響因素進行分類為離散型數據和連續型數據,其中對離散型數據使用顯著性差異分析方法分析出離散數據平均工作時長的差異性。對連續性數據使用皮爾遜相關系數進行分析,分別對連續數據進行兩兩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綜合得出測量分析結論,本公開的方法解決公司對工作人員工作飽和程度分析問題,及時合理安排工作人員工作,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的效率,本公開適用于所有公司對工作人員的工作飽和程度的分析。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數據挖掘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工作人員工作飽和程度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數據挖掘技術的廣泛應用,利用數據挖掘技術針對各個方向的研究越來越多,效果也越來越好,為人們工作生活都帶來了便利,數據挖掘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所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我們使用數據挖掘技術對工作人員的工作飽和程度進行分析,也就是對工作人員工作效率的一個分析,我們用工作人員的平均工作時長的長短來代表工作的飽和程度。
本專利是對工作人員工作飽和程度分析,這個技術的發展提高公司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企業的利潤。提高企業利潤的方法多種多樣,總結為一句話即為“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工作效率上去了,企業才能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既實現利潤最大化,所以分析工作人員的工作飽和程度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國內對工作人員工作飽和程度只能使用人為的方法進行分析,不能夠用數據說話,在大數據的時代,數據更具有代表性,所以我們引入數據挖掘算法對其進行深入分析,用數據說話,從未調控工作人員的分配,相比人為的分析更具有代表性和準確性。
鑒于之前都是靠人為分析這個缺陷,有必要提出基于數據挖掘的工作人員工作飽和程度分析方法,有效的解決根源問題,通過結合數據挖掘的技術和工作人員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在分析過程中清除了很多非法數據并清理了無關屬性等其他形式的噪聲數據,基于有效工作時間內的記錄以及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字典建立事實表和維度表,設計并建立了數據倉庫,對工作人員的數據進行測量分析。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工作人員工作飽和程度分析方法,便于統一的管理,減少腳本維護的工作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提出一種工作人員工作飽和程度分析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獲取工作人員數據中樣本序列;
步驟2,根據樣本序列建立事實表,事實表包含事務事實、快照事實、線性項目事實、狀態事實;
步驟3,將事實表中的數據劃分成離散型數據和連續型數據;
步驟4,運用顯著性差異分析離散型數據判斷離散型數據顯著性差異;
步驟5,運用皮爾遜相關系數分析連續型數據得到連續型數據相關性;
步驟6,根據離散型數據顯著性差異和連續型數據相關性得出測量分析結論。
進一步地,在步驟1中,所述樣本序列包含至少一個部門的工作人員數據和對應的時間周期,所述時間周期相連續。
進一步地,在步驟2中,所述建立事實表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驟:
步驟3.1,根據樣本序列中有效工作時間內的記錄過濾噪聲數據;
步驟3.2,基于有效工作時間內的記錄以及部門提供的基礎數據建立事實表;
其中,噪聲數據為有效工作時間外的記錄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未經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90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云端控制吊掛系統
- 下一篇:財務分析裝置及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