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土地整治工程布局的生態適應性確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8213.1 | 申請日: | 2018-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900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邵景安;胥遲英;高程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18 | 分類號: | G06F17/18;G06Q50/02;A01B7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軍 |
| 地址: | 401331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態適應性 土地 構建 基礎數據庫 規范化決策矩陣 決策矩陣 評價體系 數據處理 數據準備 綜合權重 量化 規范化 規劃 | ||
1.一種對土地整治工程布局的生態適應性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過數據準備和數據處理,構建土地整治工程布局生態適應性評價的基礎數據庫;
利用基礎數據庫中的數據,構建包括土地整治指標的土地整治工程布局生態適應性評價體系;
根據土地整治標準,對土地整治指標進行指標適應等級的劃分,得到各指標的適應性等級;
通過用綜合權重法對各指標的生態適應性等級進行賦權,構建規范化決策矩陣;
利用所構建的范化決策矩陣計算土地整治工程布局的規范化生態適應性程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構建包括土地整治指標的土地整治工程布局生態適應性評價體系包括:
利用基礎數據庫中的土地數據,確定土地平整、田間道路、灌溉與排水、生態景觀各個方面的評價指標以及指標性質;
構建包括土地平整、田間道路、灌溉與排水、生態景觀各個方面的評價指標以及指標性質的土地整治工程布局生態適應性評價體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土地整治指標進行指標適應性等級的劃分得到各指標的適應性等級包括:
通過將每個指標的數值劃分成分別對應于不適宜、臨界適宜和適宜三個生態適應性等級的三個數值區間,得到指標為j、等級為i的生態適宜性Sij。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變權法對每個生態適應性Sij賦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變權法對每個生態適應性Sij賦權的權重Wj為:
其中,Wj為指標j的綜合權重,Wj1為指標j的AHP層次分析權重,Wj2為指標j的熵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規范化決策矩陣R為:
其中,rij為規范化生態適應性,Sij為指標j等級i的生態適應性,Wj為指標綜合權重。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利用生態適應性Sij和指標綜合權重Wj計算綜合生態適應性程度S。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綜合生態適應性程度S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S為綜合生態適應性程度,n為指標個數,Sij為樣本生態適應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利用綜合生態適應性程度S和土地開發指數k計算土地生態整治布局潛力指數L,其計算公式為:
L=k/S。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土地平整的指標包括:梯田化率、破碎度、分維度,坡度、連片度、有效土層厚度;
田間道路的指標包括:道路通達度、道路硬化率;
灌溉與排水的指標包括:灌溉保證率、溝渠連通度;
生態景觀的指標包括:多樣性指數、林地覆蓋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師范大學,未經重慶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821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