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緯編仿絨織物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7896.9 | 申請日: | 2018-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32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文騰蛟;胡德芳;謝南平;朱運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德潤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12 | 分類號: | D04B1/12;D04B1/18;D06C7/02;D06C13/0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順專利事務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紅纓 |
| 地址: | 528305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織造 超細滌綸纖維 滌綸DTY 氨綸 仿絨 緯編 生產工藝 機型 面料 三角排列方式 生產加工流程 開幅大圓機 方式采用 后期處理 人力物力 織物顏色 襯墊紗 底紗 牢度 排針 起絨 面紗 | ||
本發明涉及緯編仿絨織物的生產工藝,其特點是包括一下步驟:面料選用、機型選用、織造工序及后期處理;其中面料選用20D?100D的滌綸DTY、20D?40D的超細滌綸纖維DTY及20D?70D的氨綸,所述40D?100D的滌綸DTY做面紗,20D?40D超細滌綸纖維DTY做底紗及20D?70D的氨綸做襯墊紗;機型選用28?36針34寸104路的開幅大圓機進行織造;排針方式采用兩支針一個循環及三角排列方式四路一個循環的織造工序;其優點為:生產加工流程短,人力物力損耗小,起絨后的織物顏色牢度易控制,質量有保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緯編仿絨織物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緯編絨類織物具有手感舒適、柔軟、保暖等相關優點,非常受消費者的喜愛。緯編絨類織物基本上都是通過機械加工獲得絨感,比如抓毛、刷毛及磨毛等,生產加工流程長,人力物力損耗大,而且起絨后的織物顏色牢度不宜控制,質量得不到保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緯編仿絨織物的生產工藝,生產加工流程短,人力物力損耗小,起絨后的織物顏色牢度易控制,質量有保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第一種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其是一種緯編仿絨織物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面料選用:選用40D-100D的滌綸DTY、20D-40D的超細滌綸纖維DTY及20D-70D的氨綸;其中所述40D-100D的滌綸DTY做面紗,20D-40D超細滌綸纖維DTY做底紗及20D-70D的氨綸做襯墊紗;
(2)機型選用:選用28-36針34寸104路的開幅大圓機進行織造;
(3)織造工序:
排針方式:兩支針一個循環,兩支針包括第一針1及第二針2;
三角排列方式:三角排列四路一個循環,四路包括第一路1F、第二路2F、第三路3F及第四路4F;其中,第一路1F中的第一針1及第二針2均是成圈織造;第二路2F中的第一針1是浮線織造,第二針2是成圈織造;第三路3F中的第一針1及第二針2均是成圈織造;第四路中的4F中的第一針1是成圈織造,第二針2是浮線織造;
車速:12-15轉/min;
送針量:采用100針,面紗18cm-26cm,底紗12cm-18cm,襯墊紗8cm-10cm;
落紗方式:第一路1F和第二路3F穿面紗和襯墊紗線,第二路2F和第四路4F穿底紗和襯墊紗線;
(4)后期處理:依次經過初定型、染色及后定型;
所述初定型是布料在高溫條件下進行定型,溫度控制在190℃-195℃,速度為15-18m/min;
在染色后,布料在高溫條件下進行后定型,溫度控制在160℃-180℃,速度為20-30m/min。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第二種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其是一種緯編仿絨織物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面料選用:選用40D-100D的錦綸DTY、20D-40D的超細錦綸纖維DTY及20D-70D的氨綸;其中所述40D-100D的錦綸DTY做面紗,20D-40D的超細錦綸纖維DTY做底紗及20D-70D的氨綸做襯墊紗;
(2)機型選用:選用28-36針34寸104路的開幅大圓機進行織造;
(3)織造工序:
排針方式:兩支針一個循環,其中兩支針包括第一針1及第二針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德潤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德潤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789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在針織物上編織動態圖案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混紡仿絲綢面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