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城市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系統(tǒng)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347622.X | 申請日: | 2018-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85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光誠;郝志杰;李華東;隋立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光誠;郝志杰;李華東;隋立川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鵬 |
| 地址: | 26601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再生系統(tǒng) 城市污水處理 污水 城市污水 循環(huán)利用 城市生活用水 污泥收集裝置 污水處理技術 城市水系統(tǒng) 水處理通道 污泥沉淀池 無害化處理 循環(huán)再利用 城市用水 水質(zhì) 城市景觀 初步處理 污泥 污水處理 水域 水資源 再生 垃圾 污染 | ||
1.一種城市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系統(tǒng),包括垃圾梳集裝置(1)、S型水處理通道(2)、污泥沉淀池(3)、污泥收集裝置(4)、污泥處理場(5),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梳集裝置(1)的入口與城市污水管道(6)的出口相連,所述垃圾梳集裝置(1)的出口與所述S型水處理通道(2)的一端相連,所述S型水處理通道(2)的另一端與所述污泥沉淀池(3)一側(cè)的入水口相連,污泥沉淀池(3)另一側(cè)的出水口與城市景觀水域(7)的入水口相連,污泥沉淀池(3)底部設有污泥收集裝置(4),所述污泥收集裝置(4)一端與污泥沉淀池(3)相連,一端與污泥處理場(5)相連,以實現(xiàn)將污泥沉淀池(3)中的污泥轉(zhuǎn)移至污泥處理場(5);
所述垃圾梳集裝置(1)包括篦子、轉(zhuǎn)輪翻斗機和垃圾輸送履帶,所述篦子用來攔截污水中的可見固體垃圾,所述轉(zhuǎn)輪翻斗機用來將篦子攔截的垃圾轉(zhuǎn)移到垃圾輸送履帶上,所述垃圾輸送履帶用來將垃圾轉(zhuǎn)移到污泥處理場(5)中;
所述S型水處理通道(2)靠近垃圾梳集裝置(1)的一端上設有礦物離子誘導劑投放器(2A),在所述S型水處理通道(2)靠近污泥沉淀池(3)的一端上設有生物活性劑投放器(2C),在所述礦物離子誘導劑投放器(2A)和生物活性劑投放器(2C)之間的S型水處理通道(2)上設有若干碳基高頻電子釋放器(2B);
所述污泥沉淀池(3)對經(jīng)過所述S型水處理通道(2)的降解水進行澄清,所述污泥沉淀池(3)底部設有污泥收集裝置(4),所述污泥收集裝置(4)一端連接在污泥沉淀池(3)底部,另一端連接至污泥處理場(5);
所述污泥處理場(5)設置在距離所述垃圾梳集裝置(1)和污泥沉淀池(3)都較近的地方,對來自垃圾梳集裝置(1)的污水垃圾和污泥收集裝置(4)的沉積物進行除臭、殺菌和高溫發(fā)酵與堆肥預處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垃圾梳集裝置(1)的出口位置還設有流量計,以測量進入S型水處理通道(2)的污水量。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高頻電子釋放器(2B)均勻的分布于所述S型水處理通道(2)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高頻電子釋放器(2B)由超導材質(zhì)制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高頻電子釋放器(2B)由碳基金剛膜制成,且發(fā)出的電磁脈沖的電壓為12V。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礦物離子誘導劑投放器(2A)存儲的礦物離子誘導劑是以天然花崗巖為原料萃取而得的含有對生物有益的離子態(tài)微量元素群溶液。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劑投放器(2C)中存儲的生物活性劑為添加有礦物離子誘導劑的納豆菌、乳酸菌、菠蘿、芒果、蘋果等蔬果經(jīng)過發(fā)酵的生物催化劑,所述污水活性劑的生物活性為200億/g以上,且所述污水活性劑以百萬分之一的用量即可將水質(zhì)活化,且具有除臭功能。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沉淀池(3)設有三個,其中兩個污泥沉淀池(3)為常用池以實現(xiàn)進入污泥沉淀池(3)的處理水能夠在其中進行24小時的靜置沉淀時的交替使用,以實現(xiàn)在不停機狀態(tài)下的自由切換,另外一個備用的污泥沉淀池(3)用來實現(xiàn)每6天的循環(huán)晾曬消毒。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處理場(5)為污泥堆肥無害化處理場,具體是對進入所述污泥處理場的污泥進行無害化生物發(fā)酵處理,生物發(fā)酵溫度為70℃~80℃,所述溫度可以徹底殺滅污泥中的病菌。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處理與污水再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進入城市景觀水域(7)的凈化水,經(jīng)過1個月的自然生態(tài)二次降解可以達到二類(+)的活化水水質(zh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光誠;郝志杰;李華東;隋立川,未經(jīng)劉光誠;郝志杰;李華東;隋立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7622.X/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裝配式污水處理場站及其建設方法
- 下一篇:一種利用黏土對污泥處理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