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纜處理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7553.2 | 申請日: | 2018-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89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傳武;彼得·維維安奈爾·博斯;李航;袁擁軍;冷宗圣;余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普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25 | 分類號: | G02B6/25;G02B6/245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羅聞 |
| 地址: | 美國北卡***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芳綸 抽吸元件 處理設備 光纜 外皮 切割模塊 切割元件 切割 夾具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固定光纜 移動 剝除 容納 | ||
本公開公開了一種光纜處理設備,該光纜具有容納在外皮中的芳綸,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纜處理設備包括:用于固定光纜的夾具;芳綸切割模塊,用于在外皮被部分剝除之后切割芳綸,其中,該芳綸切割模塊包括切割元件和抽吸元件,抽吸元件用于形成使芳綸定向的氣流,所述抽吸元件能夠在接近芳綸的第一位置和遠離芳綸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并且切割元件能夠在打開位置和切割芳綸的關閉位置之間移動。
技術領域
本公開總體上涉及一種光纜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在光纜連接器的制備過程中,需要對光纜的端部進行處理。處理過程包括:將光纜的一部分外皮剝去,然后將露出的芳綸剪掉預定的長度,接著在光纜的剩余外皮上切出預定長度的細縫。
在傳統的操作方法中,一般手動進行以上過程。手動過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手動對光纜的外皮進行標記,標記出要剝離的外皮部分,用剝皮鉗等工具將標記的外皮部分剝去,人工用刀片將剩余的外皮切縫,最后用芳綸剪剪掉芳綸。
這種人工處理光纜的方法工作強度大,效率低,需要的人力多,增加了加工成本和時間。此外,由于人工的施力難以控制,對外皮進行剝離和切縫的效果不能保證,從而容易降低光纜的性能。
現有技術中也提出了將上述過程中的一部分自動化的機器。例如,在現有技術中提出了一種剪芳綸機構,在該機構中用擋板擋住光纜,利用真空泵產生的負壓將芳綸吸入,然后用芳綸剪剪下芳綸,剪下的芳綸被吸入負壓室,進而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芳綸收集倉。
然而這種剪芳綸機構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負壓室離芳綸較遠,不能很好地將芳綸定向。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能夠克服現有技術中至少一個缺陷的光纜處理設備。
根據本公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光纜處理設備,該光纜具有容納在外皮中的芳綸,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纜處理設備包括:用于固定光纜的夾具;芳綸切割模塊,用于在外皮被部分剝除之后切割芳綸,其中,該芳綸切割模塊包括切割元件和抽吸元件,抽吸元件用于形成使芳綸定向的氣流,所述抽吸元件能夠在接近芳綸的第一位置和遠離芳綸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并且切割元件能夠在打開位置和切割芳綸的關閉位置之間移動。
優選地,切割元件和抽吸元件通過第一聯動機構相關聯,使得當所述切割元件從打開位置移動到關閉位置時抽吸元件從第一位置自動移動到第二位置。
優選地,芳綸切割模塊還包括與抽吸元件相對的噴氣元件,在芳綸切割過程期間芳綸位于抽吸元件和噴氣元件之間,噴氣元件能夠朝向芳綸噴射氣體。
優選地,切割元件包括相對的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在切割芳綸時第一刀具的刀刃和第二刀具的刀刃形成范圍為5到15度的夾角。
優選地,切割元件附接有將芳綸聚攏的聚攏元件。
優選地,夾具包括兩對夾具,兩對夾具能夠在彼此垂直的方向上固定光纜,其中一對夾具和另一對夾具通過第二聯動機構相關聯。
優選地,光纜處理設備還包括豎直距離調節裝置,豎直距離調節裝置能夠在與切割元件的關閉方向和光纜縱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調節切割元件與光纜之間的距離。
優選地,光纜處理設備還包括外皮剝離切縫模塊,該外皮剝離切縫模塊包括:支架;安裝在支架上的外皮剝離刀具,其用于將光纜的預定長度的外皮剝離;安裝在支架上的外皮切縫刀具,其用于在光纜的剩余外皮上切出預定長度的細縫,并且布置在外皮剝離刀具的在外皮剝離方向上的上游,支架能夠在接近光纜的近端位置和遠離光纜的遠端位置之間運動。
優選地,支架上安裝有兩端開口的容納部,光纜經由容納部的近端開口插入并從容納部的遠端開口伸出,容納部能夠在容納狀態和排放狀態之間樞轉,當支架位于近端位置時容納部處于容納光纜的容納狀態,當支架位于遠端位置時容納部處于排放狀態以排放剝下的外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普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康普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755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