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換流站換流變閥側套管跨接連線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7415.4 | 申請日: | 2018-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121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邢毅;王強;余波;許泳;吳怡敏;朱大鵬;胡曉;鄒家勇;李龍才;丁曉飛;周德才;駱玲;馮千秀;包維瀚;曹尹;曾捷;李珊珊;朱忻悅;劉燾;牟婷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7/20 | 分類號: | H02G7/20;H02G7/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錢成岑;詹永斌 |
| 地址: | 61002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變閥 跨接管 套管 導電夾具 第二管 換流站 預彎 線結構 固定連接結構 活動連接結構 布線空間 導電連接 環形通孔 環狀結構 活動裕度 套管端子 套管形成 應力作用 側連接 有效地 出線 穿過 | ||
1.一種換流站換流變閥側套管跨接連線結構,包括換流變閥側套管和跨接管母(7),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管母導電夾具(51)和預彎導線(50),所述預彎導線(50)一端形成環狀結構、且其端部的環形通孔供跨接管母(7)穿過,所述第二管母導電夾具(51)與跨接管母(7)之間形成固定連接結構,所述預彎導線(50)的相對兩端分別與第二管母導電夾具(51)、換流變閥側套管形成導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流站換流變閥側套管跨接連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彎導線(50)一端形成“9”字形圓環結構、且其端部的圓環形通孔供跨接管母(7)穿過。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種換流站換流變閥側套管跨接連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彎導線(50)一端形成由若干層并排圓環組成的彈簧狀結構,所述跨接管母(7)貫穿所述的彈簧狀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種換流站換流變閥側套管跨接連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管母導電夾具(51)上固定連接均壓球撐架(20),所述均壓球撐架(20)與均壓球(22)連接,所述均壓球(22)上開設供預彎導線(50)穿出均壓球(22)的通孔、且均壓球(22)包覆第二管母導電夾具(51)和均壓球撐架(2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種換流站換流變閥側套管跨接連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母導電夾具(51)與跨接管母(7)之間通過緊固螺栓(55)形成可拆卸的固定連接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種換流站換流變閥側套管跨接連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流變閥側套管的導電芯棒(49)的端部固定連接套管端子線夾(53),所述套管端子線夾(53)與預彎導線(50)之間形成導電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換流站換流變閥側套管跨接連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流變閥側套管與閥側套管均壓罩(54)連接,在閥側套管均壓罩(54)上開設供預彎導線(50)穿進閥側套管均壓罩(54)的通孔;所述閥側套管均壓罩(54)包覆套管端子線夾(53)、換流變閥側套管的導電芯棒(49)。
8.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種換流站換流變閥側套管跨接連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管母(7)的外端口通過管母封端蓋(52)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741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纜除冰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雙向調節的裝配式電纜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