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穿戴式心電監測終端產品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6448.7 | 申請日: | 2018-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238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超;樊瑜波;蒲放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402 | 分類號: | A61B5/0402;A61B5/0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鵬 |
| 地址: | 10000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穿戴 導電電極 內衣 心電監測終端 電連接導線 心血管疾病 采集方式 分析設備 十二導聯 雙層結構 心電記錄 心電信號 胸部電極 肢體電極 電信息 電極 夾層 感知 嵌入 外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穿戴式心電監測終端產品,包括:穿戴式內衣、導電電極和電連接導線,其中,穿戴式內衣為雙層結構,導電電極嵌入穿戴式內衣夾層內,并通過電連接導線與外部心電記錄或分析設備相連;導電電極包括十個電極,其中四個為肢體電極,六個為胸部電極。本發明在心電信息采集方式上,以及患者使用方面做出創新,可同時感知十二導聯的心電信號,提高了心血管疾病診治的水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心電監測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穿戴式心電監測終端產品。
背景技術
在當前的醫療體系中,心血管疾病是當患者感覺有明顯的癥狀時,通過做常規的心電圖檢查來診斷。但是,這種傳統的方法只能提供患者某一刻的身體狀況信息,大多數的心律失常,即使是對已經確診的心臟病患者來說,這種片段式的心電圖都很難捕捉到。
對于有些心血管疾病的診斷,需要對患者作長時間的心電檢查,長期監測心電、心率的變化,從其變化趨勢中獲得有用的信息,指導疾病的治療和預防。
傳統方法采用的電極是一次性粘貼電極,中心部分的泡沫材料吸有電解液,粘貼在人體特征部位。這種電極屬一次性使用的產品,不能重復使用,并且難以實現對身處社區和家庭條件下的病人和老人的監護,因為在未發病時他們大多數情況是處于自由活動的狀態,此外,由于電極內置電解液對人體的刺激作用,長時間粘貼此電極,會使人體局部皮膚瘙癢、甚至潰爛。
在國際方面,美、加、英、法、西班牙、瑞典等國都不同程度的對穿戴式監測技術進行了研究,并有部分技術形成產品,但這些產品都是依靠置于胸前的小型心電采集器采集兩道心電信號,不足以精準全面的監測心電、心率的變化。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可精準全面監測的穿戴式心電監測終端產品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穿戴式心電監測終端產品,在心電信息采集方式上,以及患者使用方面作出創新,可同時感知十二導聯的心電信號,提高了心血管疾病診治的水平。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穿戴式心電監測終端產品,包括:穿戴式內衣、導電電極和電連接導線,其中,所述穿戴式內衣為雙層結構,所述導電電極嵌入所述穿戴式內衣夾層內,并通過所述電連接導線與外部心電記錄或分析設備相連;所述導電電極設置有十個,其中四個為肢體電極,六個為胸部電極。
本發明導電電極可以透過穿戴式內衣與人體間接接觸,通過設置十個導電電極,可同時感知十二導聯的心電信號,通過電連接導線將心電信號傳輸到外部心電記錄或分析設備,能夠精準全面監測心電、心率的變化,提高了心血管疾病診治的水平,并且導電電極和皮膚接觸不產生任何刺激,適合長時間穿戴,解決了傳統電極長期佩戴易引起皮膚過敏的問題。
優選的,所述穿戴式內衣為高彈性穿戴式內衣,選用天然纖維作為基底,其中共混有納米導電材料。高彈性穿戴式內衣松緊合適,避免測不到信息或獲得過多無效信息。基底采用純棉面料,保證穿戴式內衣與人體貼合,跟人體皮膚摩擦不會產生很大的肌電及運動偽跡干擾,同時將不同運動姿態產生的運動偽跡降低到最低,并且使連帶著的導電電極與皮膚緊密接觸,同時穿戴式內衣的設計使各導電電極位置與受試者理論電信號位置保持一致。
優選的,所述納米導電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納米管、金屬納米線和導電高分子中的一種或多種,在于增加電信號傳輸,盡可能減小人體皮膚和導電電極之間的接觸阻抗。
優選的,所述穿戴式內衣底側設置有緊邊帶,使受試者導電電極的位置不易移動跑偏。
優選的,導電電極為采用柔性生物材料制得的織物電極。織物電極可根據信號提取需要嵌入在穿戴式內衣的相應部位,實現信號提取,不需要粘貼人體,穿著使用更加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64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