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態飛行目標毀傷能力驗證系統及其試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45999.1 | 申請日: | 2018-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168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霍文妮;馬佳佳;黃亮;戴成華;劉妙;林智偉;胡占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42B35/00 | 分類號: | F42B35/00;F42B35/02 |
| 代理公司: | 61204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顧潮琪<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71209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丸 安裝裝置 動態飛行 能力驗證 引信 土堆 回收 試驗 觸發引信 傳統仿真 分析計算 火炮發射 擊中目標 間隔排列 金屬射流 靜態驗證 模擬運動 試驗系統 試驗效果 火箭撬 經驗證 零度角 戰斗部 火炮 驗證 防護 發射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動態飛行目標毀傷能力驗證系統及其試驗方法,涉及毀傷驗證領域,本發明在水平方向依次按照將彈丸回收土堆、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防護盾、火炮間隔排列,實心彈丸由火炮發射,以零度角發射實心彈丸,當實心彈丸擊中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中的開關靶時,觸發引信引爆破甲彈戰斗部形成金屬射流,擊中目標彈丸,隨后實心彈丸落入回收土堆,將實心彈丸回收,即可進行分析計算。本發明試驗方法簡單、可操作性強,試驗結果經驗證接近于真實情況,取得了較好的試驗效果,解決了傳統仿真或靜態驗證方法試驗結果偏差較大的問題;本發明的試驗系統成本低廉,相比采用火箭撬模擬運動目標的方法大幅降低了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毀傷驗證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毀傷能力的驗證試驗系統及其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鑒于GBU-57、GBU-28等巨型鉆地彈對我國核心陣地存在巨大威脅,多年來開展了對該類目標的毀傷研究,由于GBU-57、GBU-28等巨型鉆地彈體積大、重量大、壁厚大(GBU-28為57mm,GBU-57為110mm)、運動速度高(600m/s),前期主要采用理論分析和靜態、動態數值仿真等方法進行研究,同時也采用靜態毀傷方法進行了靜態毀傷能力試驗驗證。但以上通過仿真或靜態驗證的方法所得到的結果與實際差別較大。此外,采用火箭撬模擬運動目標的方法相比仿真或靜態驗證方法更為接近真實效果,但火箭撬成本昂貴且其易被炸藥損壞,限制了它的廣泛使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實現對動態飛行目標毀傷驗證的試驗裝置及其試驗方法,用于驗證毀傷元對動態飛行目標的毀傷能力,且成本低,周期短,易于實現。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動態飛行目標毀傷能力驗證試驗系統,包括回收土堆,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防護盾,實心彈丸和火炮,在水平方向依次按照將彈丸回收土堆、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防護盾、火炮間隔排列,實心彈丸由火炮發射。
所述的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包括開關靶安裝件,毀傷元及引信安裝筒固定架,毀傷元及引信安裝筒和固定支腿,其中毀傷元及引信安裝筒固定架在固定支腿上方,且與固定支腿固定連接;開關靶安裝件在毀傷元及引信安裝筒固定架上方,且與毀傷元及引信安裝筒固定架固定連接;毀傷元及引信安裝筒與毀傷元及引信安裝筒固定架固定連接。
以火炮為模擬彈的發射裝置,選用同尺寸實心彈丸為模擬目標,將破甲彈戰斗部固定在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上,采用校靶裝置使火炮瞄準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上的靶標,以零度角發射實心彈丸,實心彈丸以所要求的速度通過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當實心彈丸擊中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中的開關靶時,觸發引信引爆破甲彈戰斗部形成金屬射流,擊中目標彈丸,隨后實心彈丸落入回收土堆,將實心彈丸回收,觀測毀傷效果,即可進行分析計算。
本發明還提供涉及一種動態飛行目標毀傷能力驗證系統的試驗方法,詳細步驟如下:
步驟1:按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動態飛行目標毀傷能力驗證系統,依次布置回收土堆,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防護盾,實心彈丸和火炮;
步驟2:調整火炮射角為零度,鎖定調整裝置,用校靶鏡瞄靶,目標為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的開關靶十字中心;
步驟3:根據瞄靶情況調整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的位置和高度,并進行固定;同時將破甲彈戰斗部固定在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上;
步驟4:在火炮上進行實心彈丸和發射藥的裝填;
步驟5:擊發實心彈丸,實心彈丸擊中毀傷元及引信安裝裝置的開關靶,起爆電路開通,實心彈丸起爆產生金屬射流,金屬射流高速運動擊中實心彈丸;
步驟6:實心彈丸落入回收土堆,回收實心彈丸觀察擊穿情況,并進行測量與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未經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59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