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調節水溫的水杯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4793.7 | 申請日: | 2018-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240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政儒;康溪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宏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A47G2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冷片 杯身 鋁散熱器 超導管 切換開關 智能調節 感知器 流體 放熱 水杯 散熱器 傳熱 電池驅動 高速流向 散熱系統 固定鋁 毛細力 制熱端 風扇 均溫 左端 電池 傳輸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調節水溫的水杯,包括感知器、切換開關、開關、超導管、電池、制冷片、鋁散熱器、風扇和杯身,超導管位于杯身中,并與鋁散熱器相接觸,制冷片與鋁散熱器相接觸,切換開關和開關均設置在杯身左端,感知器設置在杯身頂端,本發明所使用的超導管,它可將大量的熱量經由很小的截面積傳熱,從事傳輸而無需外加動力,驅使氣相作動流體高速流向放熱端,氣相作動流體于放熱端凝結成液相后,借由重力、毛細力、離心力,回流至制熱端,循環作動,在末端固定鋁散熱器與其形成一組散熱系統,在達成一個均溫時加上一片制冷片,其內置的電池驅動著制冷片,縮短其溫度的下降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杯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智能調節水溫的水杯。
背景技術
水杯通常是人們盛裝液體的容器,平時可用來喝茶、喝水、喝咖啡、喝飲料等。水杯是一種大多數情況下用來盛載液體的器皿。通常用塑膠、玻璃、瓷或不銹鋼制造,在餐廳打包飲料,則常用紙杯或膠杯盛載。杯子多呈圓柱形,上面開口,中空,以供盛物。因杯開口,杯內液體易被四周塵埃污染,所以當長時間放置,多用杯蓋遮掩。盛載熱飲的杯有手柄,這樣方便使用。在各國的不同領域和文化中,杯子的形狀有個不一樣,可以說文化決定形狀。水杯也有很多種類,如保溫杯,開口杯,環行杯,智能水杯等等。
現有技術中我們一般適合喝水的溫度在25度而一壺燒開的水近100度,如何快速的降溫到人可以飲用的25度,以往的用法就是再加冷水或是冰塊中和降溫或是長時間的等待,別無他法,綜上所述,現急需一種智能調節水溫的水杯來解決上述出現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調節水溫的水杯,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技術中我們一般適合喝水的溫度在25度而一壺燒開的水近100度,如何快速的降溫到人可以飲用的25度,以往的用法就是再加冷水或是冰塊中和降溫或是長時間的等待,別無他法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調節水溫的水杯,包括感知器、切換開關、開關、超導管、電池、制冷片、鋁散熱器、風扇和杯身,所述超導管位于杯身中,并與鋁散熱器相接觸,所述制冷片與鋁散熱器相接觸,所述切換開關和開關均設置在杯身左端,且杯身內部的風扇和開關均與切換開關電性連接,所述電池與開關電性連接,所述感知器設置在杯身頂端。
進一步地,所述杯身頂端設置有杯蓋。
進一步地,所述電池設有四個,四個所述電池設置在杯身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感知器上設置有LED燈,且LED燈有藍色和紅色兩種顏色。
進一步地,所述風扇設置在鋁散熱器頂端。
進一步地,所述杯身和杯蓋均為不銹鋼材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所使用的超導管,它可將大量的熱量經由很小的截面積傳熱,從事傳輸而無需外加動力,熱管熱導能力遠遠的超過任何一種已知的金屬,熱管內部主要靠工作液體的氣、液相變傳熱、熱阻很小,因此具有很高的導熱能力,其作動機制為,液體作動流體于吸熱端蒸發成氣相。此一瞬間在腔體內產生局部高壓,驅使氣相作動流體高速流向放熱端,氣相作動流體于放熱端凝結成液相后,借由重力、毛細力、離心力,回流至制熱端,循環作動。在末端固定鋁散熱器與其形成一組散熱系統,在達成一個均溫時加上一片制冷片,其內置的電池驅動著制冷片,縮短其溫度的下降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杯身外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風扇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中:1.感知器;2.切換開關;3.開關;4.超導管;5.電池;6.制冷片;7.鋁散熱器;8.風扇;9.杯蓋;10.杯身。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宏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宏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479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