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交叉配血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44081.5 | 申請日: | 2018-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939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云;宋玉庚;王民;葉光勇;王子睿;洪凡;鄭棱楠;余忠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80 | 分類號: | G01N33/8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黃前澤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叉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交叉配血方法。在輸血前,需要專業測師在專業的實驗室中完成血型檢測和交叉配血實驗。本發明采用的交叉配血儀包括支撐架、試劑吸取添加機構、第一血清存儲盒、第二血清存儲盒、生理鹽水儲存盒、低離子介質儲存盒、凝聚胺溶液儲存盒和懸浮液儲存盒。試劑吸取添加機構包括試劑盤、分層采集器、分層提取管、凝聚胺介質試劑添加管和血清添加管。試劑盤的底面上開設有沿試劑盤軸線周向均布的六個安裝孔;六個安裝孔均為盲孔,且底部均固定有永磁磁鋼。凝聚胺介質試劑添加管、三個分層采集器及兩個血清添加管的頂端均嵌有吸附塊。本發明能夠完成血型檢測和交叉配血試驗,大大的簡化了配血過程中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血液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交叉配血方法。
背景技術
在對患者進行輸血治療時,首先要知道患者的血型,然后還要通過交叉配血試驗進一步證實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間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體反應,以保證受血者的輸血安全。現在輸血治療多以成分輸血為主,而在臨床應用中多以輸血漿和紅細胞兩類血液成分最為常見。雖然目前存在帶有對血型進行檢測和交叉配血功能的儀器,但是部分儀器功能繁多,操作不便,而且還多用于批量檢測,在實際中醫院又很少能遇到如此大量的患者,因此大部分醫院在實際中很少去使用這些儀器。這只能由專業測師在專業的試驗室中完成血型檢測和交叉配血試驗,而檢測的流程較為繁瑣,存在人為的操作失誤,將對患者的治療十分不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交叉配血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交叉配血儀,包括支撐架、試劑吸取添加機構、第一血清存儲盒、第二血清存儲盒、生理鹽水儲存盒、低離子介質儲存盒、凝聚胺溶液儲存盒和懸浮液儲存盒。所述的試劑吸取添加機構包括試劑盤、分層采集器、分層提取管、凝聚胺介質試劑添加管和血清添加管;所述的試劑盤與支撐架構成轉動副。生理鹽水儲存盒、第一血清存儲盒、第二血清存儲盒、低離子介質儲存盒、凝聚胺溶液儲存盒及懸浮液儲存盒均固定在試劑盤上;所述的生理鹽水儲存盒內存放有生理鹽水;第一血清存儲盒內裝有A血清;第二血清存儲盒內裝有B血清;低離子介質儲存盒內裝有低離子介質。凝聚胺溶液儲存盒內裝有凝聚胺溶液。懸浮液儲存盒內裝有懸浮液。
所述試劑盤的底面上開設有沿試劑盤軸線周向均布的六個安裝孔;六個安裝孔均為盲孔,且底部均固定有永磁磁鋼。凝聚胺介質試劑添加管、三個分層采集器及兩個血清添加管的頂端均嵌有吸附塊。
所述的分層采集器內部開設有通液腔。通液腔的底端與分層采集器的底端端面連通,頂端與開設在分層采集器外側面頂端的生理鹽水入口連通。分層采集器的外側面上開設有沿自身周向均布的四個滑槽;四個滑槽的長度方向均沿分層采集器的軸線方向設置;四個抽液滑塊與四個滑槽分別構成滑動副;四個滑槽的頂部均固定有抽液電磁鐵;抽液滑塊為永磁體;四個抽液滑塊外側面的底部均設置有卡桿凸起;其中兩個相對設置的抽液滑塊組成下驅動抽液滑塊組;另兩個相對設置的抽液滑塊組成上驅動抽液滑塊組;下驅動抽液滑塊組內兩個抽液滑塊上的卡桿凸起在分層采集器的軸線方向上對齊;上驅動抽液滑塊組內兩個抽液滑塊上的卡桿凸起在分層采集器的軸線方向上對齊;下驅動抽液滑塊組內兩個抽液滑塊上的卡桿凸起與上驅動抽液滑塊組內兩個抽液滑塊上的卡桿凸起在分層采集器的軸線方向錯開設置;四個卡桿凸起上開設有卡桿槽;分層采集器的底端端面上固定有橡膠連接環;分層采集器上設置有第一進液按鈕和兩個抽液開關。抽液開關采用三位撥動開關。
三個分層采集器上的生理鹽水入口與三個第一微型泵的出液口分別通過軟管連通;三個第一微型泵的入液口均與生理鹽水儲存盒的內腔連通;三個分層采集器的底端均安裝有分層提取管;分層提取管的內部設置有底部封閉、頂部開放的提取腔;分層提取管內提取腔的頂部設置有連接孔段;連接孔段孔徑等于橡膠連接環的外徑;分層提取管的提取腔內固定有鹽水管;所述的鹽水管將提取腔分隔為鹽水管內部的鹽水腔和鹽水管外部的環形分層腔;環形分層腔的中部固定有環形分隔板;環形分隔板將環形分層腔分隔為環形上腔和環形下腔;鹽水腔與環形下腔通過第一單向閥連通;第一單向閥的入口朝向鹽水腔;環形上腔內設置有第一環形活塞;環形下腔內設置有第二環形活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408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