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43520.0 | 申請日: | 2018-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933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云;宋玉庚;王子睿;王民;葉光勇;洪凡;鄭棱楠;余忠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80 | 分類號: | G01N33/8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黃前澤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已知 血型 交叉 方法 | ||
1.一種適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試驗儀,包括上部殼體、下部殼體、試劑吸取添加機構、底座、離心試驗機構、試管、顯微鏡攝像頭、提取管手爪、試驗用試管手爪、受血者試管手爪、供血者試管手爪、試管儲存盒、提取管儲存盒、廢棄試管收集盒和廢提取管收集盒;所述的下部殼體內固定有顯微鏡攝像頭;所述的底座與下部殼體固定;
所述的離心試驗機構包括上盤、支撐盤、離心轉軸、定位轉軸、升降搖晃組件、定位齒輪和離合器;所述離心轉軸的底端與底座構成轉動副;離心轉軸由離心電機驅動;離心轉軸的頂端與定位轉軸的底端通過離合器連接;所述定位轉軸的頂端與支撐盤固定;定位轉軸上固定有兩個齒輪安裝塊;其中一個齒輪安裝塊上支承有齒輪軸;而另一個齒輪安裝塊上固定有對位電機;對位電機為雙輸出軸電機;所述對位電機的兩根輸出軸及齒輪軸的兩端均固定有定位齒輪;下部殼體內固定有定位內齒輪;四個定位齒輪均與定位內齒輪嚙合;支撐盤上開設有沿自身軸線周向均布的三個下部滑槽;三個下部滑槽內均支承有下部絲桿;上盤上開設有三個上部滑槽;三個上部滑槽內均支承有上部絲桿;
所述的升降搖晃組件包括下部支撐連桿、連接盤、下部滑塊、鉸接塊、上部滑塊、上部支撐連桿、下部調整電機和上部調整電機;三個下部滑塊與三個下部滑槽分別構成滑動副;三個下部滑塊上均固定有第三螺母;三個第三螺母與三根下部絲桿分別構成螺旋副;三根下部絲桿由三個下部調整電機分別驅動;連接盤上固定有三個沿連接盤軸線周向均布的鉸接塊;三根下部支撐連桿的一端與三個下部滑塊分別構成球面副,另一端與三個鉸接塊分別構成轉動副;三個上部滑塊與三個上部滑槽分別構成滑動副;三個上部滑塊上均固定有第四螺母;三個第四螺母與三根上部絲桿分別構成螺旋副;三根上部絲桿的內端均固定有第一錐齒輪;上部調整電機固定在上盤的中部;上部調整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二錐齒輪固定;第二錐齒輪與三個第一錐齒輪均嚙合;三根上部支撐連桿的一端與三個上部滑塊分別構成球面副,另一端與三個鉸接塊分別構成轉動副;
上盤的側面上設置有沿上盤周向均布的七個試管放置組件;試管放置組件包括安裝塊、放置環、滑架和離心彈簧;七個試管放置組件內的安裝塊均與上盤固定;放置環與安裝塊構成轉動副;滑架的內端與安裝塊構成滑動副,且通過離心彈簧連接;放置環的底部設置有試管滑軌;滑架的外端與試管滑軌構成滑動副;七個試管放置組件內的放置環分別為一個受血者環、兩個供血者環、第一試驗環、第二試驗環、第三試驗環和第四試驗環;
所述的下部殼體內開設有試管儲存滑道;試管儲存滑道與下部殼體的外側壁連通;試管儲存盒與試管儲存滑道構成滑動副;試管儲存盒內放置有依次排列設置的多個外側面呈階梯狀的配血試管;配血試管外側面的大徑處直徑大于放置環的內徑,小徑處的直徑小于或等于放置環的內徑;試管儲存盒的一側安裝有試驗用試管手爪;頂部開放的廢棄試管收集盒與下部殼體可拆卸固定;
下部殼體內設置有試管存入腔;試管存入腔的入口處設置有存入門;試管存入腔內開設有受血者試管放置孔和兩個供血者試管放置孔;受血者試管放置孔的一側安裝有受血者試管手爪;兩個供血者試管放置孔之間安裝有供血者試管手爪;
所述的試劑吸取添加機構包括試劑盤、分層采集器、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和生理鹽水儲存盒;所述的試劑盤與上部殼體固定,且與離心轉盤內的上盤同軸設置;所述的生理鹽水儲存盒固定在試劑盤上;所述的生理鹽水儲存盒內存放有生理鹽水;
所述試劑盤的底面上開設有五個安裝孔;五個安裝孔沿試劑盤6-1軸線的周向依次間隔360/7°角排列;三個分層采集器與其中三個相鄰的安裝孔分別構成轉動副;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的頂端與另兩個相鄰的安裝孔分別固定;三個分層采集器由三個采集器驅動件分別驅動;
所述的分層采集器呈圓筒狀,且外側壁上開設有沿自身周向均布的四個滑槽;四個滑槽的長度方向均沿分層采集器的軸線方向設置;四個抽液滑塊與四個滑槽分別構成滑動副;四個滑槽的頂部均固定有抽液電磁鐵;抽液滑塊為永磁體;四個抽液滑塊外側面的底部均設置有卡桿凸起;其中兩個相對設置的抽液滑塊組成下驅動抽液滑塊組;另兩個相對設置的抽液滑塊組成上驅動抽液滑塊組;下驅動抽液滑塊組內兩個抽液滑塊上的卡桿凸起在分層采集器的軸線方向上對齊;上驅動抽液滑塊組內兩個抽液滑塊上的卡桿凸起在分層采集器的軸線方向上對齊;下驅動抽液滑塊組內兩個抽液滑塊上的卡桿凸起與上驅動抽液滑塊組內兩個抽液滑塊上的卡桿凸起在分層采集器的軸線方向上錯開設置;四個卡桿凸起上開設有卡桿槽;分層采集器的底端端面上固定有橡膠連接環;
三個分層采集器內腔的頂部與第一微型泵的出液口連通;三個第一微型泵的入液口均與生理鹽水儲存盒連通;三個分層采集器的底端均安裝有分層提取管;分層提取管的內部設置有底部封閉、頂部開放的提取腔;分層提取管內提取腔的頂部設置有連接孔段;連接孔段孔徑等于橡膠連接環的外徑;分層提取管的提取腔內固定有鹽水管;所述的鹽水管將提取腔分隔為鹽水管內部的鹽水腔和鹽水管外部的環形分層腔;環形分層腔的中部固定有環形分隔板;環形分隔板將環形分層腔分隔為環形上腔和環形下腔;鹽水腔與環形下腔通過第一單向閥連通;第一單向閥的入口朝向鹽水腔;環形上腔內設置有第一環形活塞;環形下腔內設置有第二環形活塞;
所述分層提取管的外側壁上開設有上出氣口和下出氣口;分層提取管外側壁上與環形下腔底部對應的位置開設有下進液口;分層提取管外側壁上與環形上腔底部對應的位置開設有上進液口;分層提取管的底端端面上開設有下出液口和上出液口;下進液口及下出液口均與環形下腔的底部連通;上進液口及上出液口均與環形上腔的底部連通;上出氣口與環形上腔的頂部連通;下出氣口與環形下腔的頂部連通;下進液口內固定有第三單向閥;第三單向閥的出口朝向環形下腔內;下出液口內固定有第四單向閥;第四單向閥的入口朝向環形下腔內;上進液口內固定有第五單向閥;第五單向閥的出口朝向環形上腔內;上出液口內固定有第六單向閥;第六單向閥的入口朝向環形上腔內;第一環形活塞與兩根第一拉桿的底端固定;第二環形活塞與兩根第二拉桿的底端固定;兩根第一拉桿及兩根第二拉桿的頂端均固定有橫桿;兩根第一拉桿上的橫桿分別卡入對應上驅動滑塊組內兩個抽液滑塊上卡桿凸起的卡桿槽;兩根第二拉桿上的橫桿分別卡入對應下驅動滑塊組內兩個抽液滑塊上卡桿凸起的卡桿槽;
三個分層采集器分為受血者分層采集器、第一供血者分層采集器和第二供血者分層采集器;與受血者分層采集器連接的分層提取管為受血者分層提取管;與第一供血者分層采集器連接的分層提取管為第一供血者分層提取管;與第二供血者分層采集器連接的分層提取管為第二供血者分層提取管;
所述的上部殼體內開設有三個提取管儲存滑道;三個提取管儲存滑道均與上部殼體的外側壁連通;三個提取管儲存盒與三個提取管儲存滑道分別構成滑動副;三個提取管儲存盒內均放置有依次排列設置的多個分層提取管;頂部開放的兩個廢提取管收集盒均與下部殼體可拆卸固定;三個提取管儲存盒的一側均安裝有提取管手爪;
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開設有互相獨立的低離子介質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和懸浮液通道;低離子介質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懸浮液通道的底端與三個第七單向閥的入口分別連通;低離子介質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及懸浮液通道內均設置有推射組件;推射組件包括推射電磁鐵、推射桿、推射彈簧、凝聚胺活塞和第二單向閥;推射桿與推射電磁鐵構成滑動副;推射彈簧套置在推射桿上,且兩端與推射桿、推射電磁鐵分別固定;推射桿的底端穿過推射電磁鐵,并與凝聚胺活塞固定;凝聚胺活塞上開設有通氣孔;第二單向閥固定在通氣孔內;第二單向閥的入口朝向推射電磁鐵;凝聚胺活塞的頂部嵌有推射鐵塊;三個推射組件內的推射電磁鐵分別固定在低離子介質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懸浮液通道的頂端;三個推射組件內的凝聚胺活塞與低離子介質通道、凝聚胺溶液通道、懸浮液通道分別構成滑動副;所述低離子介質通道內凝聚胺活塞的下方裝有低離子介質;所述凝聚胺溶液通道內凝聚胺活塞的下方裝有凝聚胺溶液;所述懸浮液通道內凝聚胺活塞的下方裝有懸浮液;
該適用于已知血型的交叉配血方法具體如下:
步驟一、打開存入門,并將裝有待檢血液的第一待檢試管裝入受血者試管放置孔,將兩根第二待檢試管分別裝入兩個供血者試管放置孔;之后關閉存入門;兩根第二待檢試管中分別裝有與受血者血型相同的且來自不同供血者的血液;
步驟二、受血者試管手爪夾取第一待檢試管并將其放置到受血者環內;供血者試管手爪分別夾取兩根第二待檢試管并將其放置到兩個供血者環內;
步驟三、離合器接合,離心電機轉動,帶動上盤以1000-3000轉/min的轉速轉動兩分鐘;對受血者的血液和兩個供血者的血液進行離心;第一待檢試管及兩根第二待檢試管內的血液均分層;
步驟四、離合器分離,離心電機停轉;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直至上盤回復到初始狀態;
上部調整電機正轉,直至三個上部滑塊分別滑動至對應上部滑槽的外端;受血者分層提取管插入第一待檢試管;第一供血者分層提取管、第二供血者分層提取管分別插入兩個供血者環內的配血試管中;
步驟五、三個分層采集器內的所有抽液電磁鐵均通正向電流,使得所有分層提取管內的第一環形活塞和第二環形活塞均上升;受血者分層提取管的環形下腔內吸入受血者的血細胞,環形上腔內吸入受血者的血漿;第一供血者分層提取管、第二供血者分層提取管的環形下腔內分別吸入兩個供血者的血細胞,環形上腔內分別吸入兩個供血者的血漿;
步驟六、上部調整電機反轉,直至三個上部滑塊分別滑動至對應上部滑槽的內端;三個第一微型泵啟動,生理鹽水儲存盒內的生理鹽水進入到三個分層提取管內,并通過第一單向閥進入環形下腔;
步驟七、三個分層提取管內的血漿、血細胞均稀釋十倍后,三個第一微型泵均停止工作,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一試驗環到達受血者分層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驟八、受血者分層采集器內下驅動抽液滑塊組對應的兩個抽液電磁鐵均通反向電流,使得受血者分層提取管內的第二環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層提取管的環形下腔內部分稀釋后的血細胞被射出到第一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中;
步驟九、受血者分層采集器內的抽液電磁鐵均斷電,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二試驗環到達受血者分層提取管的正下方,第一試驗環到達第一供血者分層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驟十、受血者分層采集器內上驅動抽液滑塊組對應的兩個抽液電磁鐵均通反向電流,使得受血者分層提取管內的第一環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層提取管環形上腔內部分血漿被射出到第二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中;
第一供血者分層采集器內上驅動抽液滑塊組對應的兩個抽液電磁鐵通反向電流,使得第一供血者分層提取管內的第一環形活塞下降;第一供血者分層提取管環形上腔內血漿被射出到第一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中;
步驟十一、受血者分層采集器及第一供血者分層采集器內的抽液電磁鐵均斷電,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三試驗環到達受血者分層提取管的正下方;同時,第二試驗環到達第一供血者分層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驟十二、受血者分層采集器內下驅動抽液滑塊組對應的兩個抽液電磁鐵通反向電流,使得受血者分層提取管內的第二環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層提取管的環形下腔內剩余稀釋后的血細胞被射出到第三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中;
第一供血者分層采集器內下驅動抽液滑塊組對應的兩個抽液電磁鐵通反向電流,使得第一供血者分層提取管內的第二環形活塞下降;第一供血者分層提取管的環形下腔內稀釋后的血細胞被射出到第二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中;
步驟十三、受血者分層采集器及第一供血者分層采集器內的抽液電磁鐵均斷電,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四試驗環到達受血者分層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驟十四、受血者分層采集器內上驅動抽液滑塊組對應的兩個抽液電磁鐵通反向電流,使得受血者分層提取管內的第一環形活塞下降;受血者分層提取管的環形上腔內的剩余血漿被射出到第四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中;
步驟十五、受血者分層采集器內的抽液電磁鐵均斷電,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三試驗環到達第二供血者分層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驟十六、第二供血者分層采集器內上驅動抽液滑塊組對應的兩個抽液電磁鐵通反向電流,使得第二供血者分層提取管內的第一環形活塞下降;第二供血者分層提取管的環形上腔內血漿被射出到第三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中;
步驟十七、第二供血者分層采集器內的抽液電磁鐵均斷電,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四試驗環到達第二供血者分層提取管的正下方;
步驟十八、第二供血者分層采集器內下驅動抽液滑塊組對應的兩個抽液電磁鐵通反向電流,使得第二供血者分層提取管內的第二環形活塞下降;第二供血者分層提取管的環形下腔內稀釋后的血細胞被射出到第四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中;
步驟十九、第二供血者分層采集器內的抽液電磁鐵均斷電,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一試驗環、第二試驗環分別到達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的正下方;
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低離子介質通道的推射電磁鐵均通電,使得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的低離子介質分別滴入第一試驗環和第二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
步驟二十、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低離子介質通道的推射電磁鐵均斷電;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三試驗環、第四試驗環分別到達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正下方;
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低離子介質通道的推射電磁鐵均通電,使得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的低離子介質分別滴入第三試驗環、第四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
步驟二十一、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所有推射電磁鐵均斷電;支撐盤中的三個下部調整電機不同的速率正反交替轉動十秒;使三個下部滑塊在對應下部滑槽內以不同速度往復滑動;使得上盤發生傾斜搖動,第一試驗環、第二試驗環、第三試驗環及第四試驗環內的液體被搖勻;之后三個下部調整電機均正轉,直至三個下部滑塊分別滑動至對應下部滑槽的外端;
步驟二十二、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電磁鐵均通電,使得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的凝聚胺溶液分別滴入第三試驗環、第四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
步驟二十三、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電磁鐵均斷電;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一試驗環、第二試驗環分別到達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正下方;
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凝聚胺溶液通道的推射電磁鐵均通電,使得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的凝聚胺溶液分別滴入第一試驗環、第二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
步驟二十四、執行一次步驟二十一;
步驟二十五、離合器接合,離心電機轉動,帶動上盤以2000-4000轉/min的轉速轉動;對第一試驗環、第二試驗環、第三試驗環及第四試驗環內的液體進行離心;
上盤轉動兩分鐘后,離合器分離,離心電機停轉,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直至上盤回復到初始狀態;
步驟二十六、三個下部調整電機均反轉,直至三個下部滑塊分別滑動至對應下部滑槽的內端;
步驟二十七、n=1,2,3,4,依次執行步驟二十八;
步驟二十八、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n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到達正對顯微鏡攝像頭的位置;顯微鏡攝像頭拍下第n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的照片;
步驟二十九、醫生根據步驟二十七和二十八中顯微鏡攝像頭拍攝的四張照片,觀察是否發生凝集反應;若發生凝集反應則進入步驟三十,若未發生凝集反應,則重新從步驟一開始執行;
步驟三十、對位電機轉動,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一試驗環、第二試驗環分別到達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的正下方;同時,三個下部調整電機均正轉,直至三個下部滑塊分別滑動至對應下部滑槽的外端;
步驟三十一、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懸浮液通道的推射電磁鐵均通電,使得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的懸浮液分別滴入第一試驗環、第二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
步驟三十二、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懸浮液通道的推射電磁鐵均斷電;對位電機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三試驗環、第四試驗環分別到達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正下方;
步驟三十三、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懸浮液通道的推射電磁鐵均通電,使得兩個凝聚胺介質試劑儲存器內的懸浮液分別滴入第三試驗環、第四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
步驟三十四、執行一次步驟二十一;
步驟三十五、三個下部調整電機均反轉,直至三個下部滑塊分別滑動至對應下部滑槽的內端;
步驟三十六、n=1,2,3,4,依次執行步驟三十七;
步驟三十七、對位電機轉動,帶動上盤轉動,使得第n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到達正對顯微鏡攝像頭的位置;顯微鏡攝像頭拍下第n試驗環內的配血試管的照片;
步驟三十八、醫生根據步驟三十六和三十七中顯微鏡攝像頭拍攝的四張照片判斷受血者血液與兩個供血者的血液是否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352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