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監測地下連續墻接縫處滲漏情況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3488.6 | 申請日: | 2018-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44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彩;劉盛東;楊海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3/04 | 分類號: | G01M3/04;G01M3/40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專利事務所 32205 | 代理人: | 張旭 |
| 地址: | 2210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連續墻 滲漏 接縫處 電極 監測 滲漏位置 自然電位 測線 探測 鋼筋籠結構 準確度 持續監測 電極測量 基坑開挖 施工成本 測量點 滲漏點 布設 鉆孔 墻體 損傷 填補 施工 安全 保證 | ||
1.一種監測地下連續墻接縫處滲漏情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體步驟為:
A、根據地下連續墻施工類型確定地下連續墻的鋼筋籠形狀,然后在地下連續墻的接頭連接處及彎角處均布設電極測線;
B、每個電極測線在布設位置處沿地下連續墻縱向布設,并且電極測線通過絕緣膠帶固定在地下連續墻的鋼筋籠上;
C、在每個電極測線上開設多個電極測量點,且在處于含水層的部分電極測線上的相鄰電極測量點之間的距離為d,其余部分電極測線上的相鄰電極測量點之間的距離為d的2~5倍;
D、將帶有電極測線的鋼筋籠放入地下連續墻開挖槽段,然后采用混凝土注漿使鋼筋籠埋入其中,此時鋼筋籠上的電極測量點與周圍介質耦合接觸;
E、在地下連續墻的周圍布設比較電極N,完成地下連續墻的混凝土澆筑后,將電極測線按照電極號順序依次與接線排連接;
F、將網絡并行電法儀大線與接線排、比較電極N連接,在進行抽水試驗之前,采用網絡并行電法儀對電極測量點和比較電極N進行一次電位值測量,測得的各個電極測量點的電位值均減去比較電極N的電位值,得到各個電極測量點的背景自然電位值SPi0,其中i=1~n;
G、分別對地下連續墻X0個含水層依次進行抽水試驗,在每個含水層被抽水時采用網絡并行電法儀對電極測量點和比較電極N進行一次電位值測量,測得的各個電極測量點的電位值均減去比較電極N的電位值,得到各個電極測量點的自然電位值SPij,其中i=1~n,j=1~X0;
H、將得到的自然電位值SPij與背景自然電位值SPi0做求差計算,得到二者之間的自然電位差ΔSPij,具體公式為ΔSPij=SPij-SPi0,其中i=1~n,j=1~X0;得到的各個電極測量點的自然電位差ΔSPij若接近于0mV,則說明抽水試驗前后自然電位保持穩定,電極測量點所在位置附近沒有滲漏點;若各個電極測量點的自然電位差ΔSPij中存在負值,則說明抽水試驗后該電極測量點所處位置的自然電位值降低,進而說明該電極測量點附近存在滲漏點;
I、將接線排放置到絕緣接線盒內,并將絕緣接線盒嵌入施工完成后的地面內,在整個施工完成后進行長期監測,通過網絡并行電法儀觀察各個電極測量點的自然電位變化趨勢,若某點自然電位持續出現降低或者持續增高,則地下連續墻存在新的滲漏位置,進而采取后續的補救措施;在長期監測過程中比較電極N選擇電極測線中的任意一個電極測量點作為比較電極進行測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監測地下連續墻接縫處滲漏情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較電極N的布設位置為受外界干擾最小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監測地下連續墻接縫處滲漏情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測量點之間的距離d為0.25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監測地下連續墻接縫處滲漏情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測線采用多芯電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348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精度智能扭矩球閥試驗裝置
- 下一篇:一種壓力容器泵體氣密性檢測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