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磁探針的X光機觸發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3332.8 | 申請日: | 2018-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627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程龍;武曉康;龍鑫林;張曉;李松乘;張永勝;李白;劉興鍇;魯軍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3/00 | 分類號: | G01N23/00;G01P1/00;G01P3/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東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3003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探針 炮口 觸發器 高速飛行物體 信號調節器 控制系統 延時 炮彈 傳感器感應 延時發生器 觸發信號 電磁導軌 電磁發射 依次連接 硬件成本 準確率 磁場 防護 可信 穿過 輸出 響應 | ||
本發明公開了提供了基于磁探針的X光機觸發器,包括:依次連接的磁探針、信號調節器、控制系統、Marx發生器和X光成像系統;所述磁探針設置在電磁導軌出炮口處,作為傳感器感應高速飛行物體上的磁場;所述X光成像系統設置在所述出炮口前方,包括X射線管及X射線探測器,所述高速飛行物體出炮后在X射線管及X射線探測器之間穿過;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延時發生器,用于對接收自所述磁探針輸出的、經過所述信號調節器的觸發信號進行延時。磁探針可以提供最可信的炮彈出炮口時刻及位置,解決了現有僅依賴設定延時的X光機觸發器準確率不高的問題,且硬件成本小,響應速度快,易于防護,為電磁發射炮彈出炮口狀態的獲取提供了新的保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磁發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針對電磁軌道發射高速飛行物體的一種基于磁探針的X光機觸發器。
背景技術
X光機可提供時間很短而強度很大的脈沖X射線,其曝光時間短,穿透力強,可穿過火光和煙霧,是對爆炸過程中的高速運動現象拍攝的理想工具。采用X光機系統可在出膛瞬間對電樞磨損量進行測量,并用區截方法測量彈丸出口速度。X光機提前或者延后觸發,都無法獲取到電樞及彈丸狀態,因此X光機的觸發問題就顯得極為重要。
目前,傳統炮彈的X光機觸發多采用估算彈丸從發射系統啟動到飛行至X光機拍攝范圍內的時間,例如在炮口設置物理觸碰物或激光阻斷器等方式進行時間估算,在X光機的控制系統中將該時間設置為延時時間,發射系統啟動后,控制系統按照設定的延時時間進行延時,延時時刻到,X射線管發射X射線,在X射線探測器上進行成像。該系統僅在理想情況下,發射系統以特定速度發射彈丸,可以較為精確的估算彈丸到達X光機視場的時間。
然而,電磁發射領域彈丸飛行速度較高,可達2000m/s以上,X光機的視場范圍約為1米,彈丸經過X光機視場的時間僅為500微秒左右。如果發射系統速度控制精度不高或者系統受到干擾,導致彈丸速度出現一定的誤差,那么彈丸實際到達X光機視場的時間與估算值將出現偏差,實際情況中,這一偏差是必然存在的,并且很有可能大于數百微秒,極有可能導致X光機提前或者延后觸發,無法正常捕捉到電樞及彈丸狀態。而且,現有的物理觸碰或激光阻斷估算手段,因電磁軌道發射的高速和強光熱等影響而大為降低精度甚至失效。因此,需要一種更加準確的觸發機制,提高正常捕捉到炮彈的概率。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針對電磁軌道發射高速飛行物體的、基于磁探針的X光機觸發器,觸發機制精度高,提高了拍攝成功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按照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磁探針的X光機觸發器,所述觸發器包括:依次連接的磁探針、信號調節器、控制系統、Marx發生器和X光成像系統;
所述磁探針設置在電磁導軌出炮口處,作為傳感器感應高速飛行物體上的磁場;
所述X光成像系統設置在所述出炮口前方,包括X射線管及X射線探測器,所述高速飛行物體出炮后在X射線管及X射線探測器之間穿過;
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延時發生器,用于對接收自所述磁探針輸出的、經過所述信號調節器的觸發信號進行延時;
所述Marx發生器用于輸出高壓脈沖、驅動所述X光成像系統拍攝成像。
優選地,所述電磁導軌出炮口外部固定設置有尼龍塊,所述磁探針固定在該尼龍塊上。
優選地,所述磁探針與所述信號調節器之間,所述信號調節器與所述控制系統之間都連接有同軸線,該同軸線外設置有高壓絕緣套管。
優選地,所述控制系統還包括觸發放大器,該觸發放大器連接于所述延時發生器和所述Marx發生器之間。
優選地,所述Marx發生器包括觸發變壓器、火花觸發器及高壓電源。
優選地,所述Marx發生器與所述X射線管之間通過高壓電纜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33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