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結合海綿城市的軌道交通車輛基地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2360.8 | 申請日: | 2018-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33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朱寧;王占生;王慶亮;王宇;舒冬;繆東;廖永亮;肖俊;楊清林;喻嵐;肖潛飛;占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6/10 | 分類號: | E04H6/10;E03F1/00;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武漢東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基地 海綿 軌道交通車輛 房屋單元 車庫 預留 地塊 綠化 雨水 城市軌道交通 大面積屋面 總平面布置 基地 綠地 道路單元 地形設計 立體綠化 總平面 鋪裝 同側 透水 停車場 匹配 檢修 聯合 房屋 凈化 排放 建設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結合海綿城市的軌道交通車輛基地結構,包括房屋單元、道路單元和綠化單元,所述綠化單元包括道路周邊綠地、遠期預留地塊以及緊鄰所述遠期預留地塊的閑散綠地,所述房屋單元包括設于道路一側的綜合樓、緊鄰所述綜合樓布置的停車場、布置于所述綜合樓對面的聯合車庫以及設于所述聯合車庫同側的檢修庫。本發明的基地總平面布置,將車輛基地總平面分為房屋、道路和綠化三個單元,并分別進行大面積屋面立體綠化、透水鋪裝與雨水鏈匹配、微地形設計,解決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建設會降低區域抗內澇能力的難題,提高了車輛基地工程對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實現了車輛基地的“海綿”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總平面的布置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能夠提高車輛基地工程對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的總平面布置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的幾次暴雨造成的城市內澇,也使得加強雨洪利用、排澇蓄水成為了社會關注的話題。而“海綿城市”則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旨在建設好城市的垂直系統,讓城市能自由呼吸吐納,蓄水與排水結合,讓水成為城市的一部分。“海綿城市”作為修復城市水生態的一條路徑,能夠實現水的循環利用和再生利用,節約用水,解決越來越多的城市所面臨的水環境日益加重的生態危機,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
車輛基地是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中規模最大的單體工程,是每條線路必備的車輛檢修設施,其選址多位于城市中心區域,占地可達15~30ha。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具有占地面積大且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區域的特點,其建設對區域的道路、綠地、河道等具有一定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區域抗內澇能力。
現有車輛基地設計過程中引入了雨水回用系統,對車輛基地的雨水調蓄、利用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對區域抗內澇能力的提升效果甚微。此外,車輛基地內綠化及水池以景觀效果為主進行點式,未結合海綿城市理念,從車輛基地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的角度進行總平面頂層設計。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發明提供一種結合海綿城市的軌道交通車輛基地結構,其目的在于將車輛基地總平面按功能劃分為房屋、道路和綠化三個單元,并分別進行大面積屋面立體綠化、透水鋪裝與雨水鏈匹配、微地形設計,解決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建設會降低區域抗內澇能力的難題,提高了車輛基地工程對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實現了車輛基地的“海綿”功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結合海綿城市的軌道交通車輛基地結構,包括設于軌道兩側房屋單元、道路單元和綠化單元;
所述綠化單元包括道路周邊綠地、布置于所述綜合樓一側的遠期預留地塊以及緊鄰所述遠期預留地塊的閑散綠地,且所述房屋單元和道路單元通過所述道路周邊綠地聯通,所述遠期預留地塊和閑散綠地為大波浪式地形結構;
所述房屋單元包括設于道路一側的綜合樓、緊鄰所述綜合樓布置的停車場、布置于所述綜合樓對面的聯合車庫以及設于所述聯合車庫同側的檢修庫,所述綜合樓、聯合車庫和檢修庫的建筑屋設有以大面積平屋頂綠化結合局部升起的坡屋頂體塊,用于實現屋面雨水的引導、留滯和凈化。
進一步地,所述綠化單元還包括雨水滯留區和雨水回用設備。
進一步地,所述道路周邊綠地通過淺挖和堆填方式,營造凹凸不平的微地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停車場采用植草磚鋪裝,集水渠和排水渠上設有植被。
進一步地,所述遠期預留地塊和閑散綠地通過淺挖和堆填方式營造大波浪式地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道路單元包括咽喉區,所述咽喉區的軌面高于基地場坪。
進一步地,所述咽喉區每隔2~4股道設置排水溝,其余股道之間設有不同種類的綠色植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236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旋轉升降停車裝置及操作方法
- 下一篇:轉輪式立體停車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