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警用抗動能打擊帽墊的制備方法及帽墊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2358.0 | 申請日: | 2018-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47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振;管寶蓮;張洪波;胡希麗;張鳳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納防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思邁(青島)防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69/02 | 分類號: | B29C69/02;A42C2/00;A42B3/12;B29L31/48;B29K55/02;B29K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孫靜靜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帽墊 反應釜 發泡 泡孔 一次發泡 動能 放入 制備 注塑 立體感 發泡制品 防護產品 防護功能 模壓成型 模壓模具 泡孔結構 原料投入 發泡劑 注塑機 成帽 吸能 泄壓 模具 打擊 | ||
1.一種警用抗動能打擊帽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所需原料投入注塑機中,注塑成帽墊雛形;
(2)將帽墊雛形放入反應釜中進行發泡;
(3)在反應釜中通入發泡劑,通過至少三個階段進行梯度發泡,當通過三個階段進行梯度發泡時,第一階段梯度升溫至60-80℃,壓力梯度升至5-10MPa,耗時5-10min;第二階段梯度降溫至55-75℃,壓力梯度降至4-8MPa,耗時2-5min;第三階段梯度升溫至130-180℃,壓力梯度升至20-30MPa,耗時10-20min;
(4)反應釜泄壓,得到一次發泡帽墊;
(5)將一次發泡帽墊放入模具中進行二次模壓成型;
(6)打開模壓模具,得到發泡帽墊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警用抗動能打擊帽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聚酰亞胺、聚苯硫醚、聚醚砜、聚醚醚酮、硅橡膠、三元乙丙橡膠、熱塑性聚氨酯或熱塑性彈性體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警用抗動能打擊帽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將原料投入注塑機后的壓力設置為15-20Bar,流量為15-30mm/s,注塑時間為4-10s。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警用抗動能打擊帽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發泡劑為超臨界流體、化學發泡劑、除超臨界流體外的物理發泡劑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警用抗動能打擊帽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臨界流體為超臨界二氧化碳或超臨界氮氣中的至少一種,所述超臨界二氧化碳的用量為原料重量的0.1-10%,所述超臨界氮氣的用量為原料重量的0.1-8%。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警用抗動能打擊帽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學發泡劑為AC發泡劑、AD發泡劑、ADC發泡劑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化學發泡劑的用量為原料重量的5-15%。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警用抗動能打擊帽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超臨界流體外的物理發泡劑為丙烷、正丁烷、異丁烷、正戊烷、異戊烷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物理發泡劑的用量為原料重量的5-15%。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警用抗動能打擊帽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通入超臨界流體,當通過三個階段進行梯度發泡時,第一階段梯度升溫至80℃,壓力梯度升至10MPa,耗時10min;第二階段梯度降溫至75℃,壓力梯度降至8MPa,耗時5min;第三階段梯度升溫至150℃,壓力梯度升至20MPa,耗時10min。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警用抗動能打擊帽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通入超臨界流體,當通過四個階段進行梯度發泡時,第一階段梯度升溫至60-80℃,壓力梯度升至5-10MPa,耗時10min;第二階段梯度降溫至55-75℃,壓力梯度降至4-8MPa,耗時5min;第三階段梯度升溫至90-100℃,壓力梯度升至15MPa,耗時2min;第四階段梯度升溫至130-180℃,壓力梯度升至20MPa,耗時5min。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警用抗動能打擊帽墊的制備方法制備的帽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納防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思邁(青島)防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納防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思邁(青島)防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235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