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顯微鏡的浸液物鏡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39847.0 | 申請日: | 2018-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327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克里斯蒂安·舒爾茨;克里斯蒂安·舒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卡微系統CMS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1/33 | 分類號: | G02B21/33;G02B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顯微鏡 浸液 物鏡 | ||
介紹一種用于顯微鏡(100)的浸液物鏡(10),包括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鏡組(12)、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鏡組(14)、負折光力的第三透鏡組(16)和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鏡組(18),這些透鏡組從物樣側起按此順序布置,其中,為了針對球面像差實現矯正效果,所述第二透鏡組(14)可沿著光軸(O)移動,從而所述第二透鏡組(14)與所述第一透鏡組(12)之間的距離(V1)和所述第二透鏡組(14)與所述第三透鏡組(16)之間的距離(V2)的總和是恒定的,其中,所述第二透鏡組(14)的矯正效果經過預先確定,從而與平均的數值孔徑相應的光投射的球面像差最小,該平均的數值孔徑位于零和所述浸液物鏡(10)的額定孔徑之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顯微鏡的浸液物鏡,其包括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鏡組、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鏡組、負折光力的第三透鏡組和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鏡組,這些透鏡組從物樣側起按此順序布置,其中,第二透鏡組為了在球面像差方面實現矯正作用可沿著光軸移動,從而第二透鏡組與第一透鏡組之間的距離和第二透鏡組與第三透鏡組之間的距離的總和是恒定的。
背景技術
由現有技術已知一些指定用于顯微鏡的浸液物鏡,這些浸液物鏡能讓操作人員實現矯正因樣本空間的變化的光學特性而產生的成像差。所述成像差例如是球面像差,其因所用浸液液體的密度變化或者待觀察的樣本的生物結構的不均勻性而產生。特別是對于數值孔徑大的物鏡,在工作距離大的情況下,在物鏡與樣本之間的光路中的折射率差異大的情況下,往往會出現大的球面像差。
由US 8 705 178 B2已知一種用于顯微鏡的物鏡,其包括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鏡組、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鏡組、負折光力的第三透鏡組和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鏡組,這些透鏡組從物樣側起按此順序布置。第二透鏡組形成可沿著光軸移動的矯正件,以便矯正球面像差。在此,第二透鏡組具有大致等于或大于物鏡的總折光力的折光力。但該物鏡并不適合于用作浸液物鏡。
由US 5 940 220已知另一種物鏡,其同樣僅僅具有一個唯一的可沿著光軸移動的矯正件。相比于前述物鏡,在這里,可沿著光軸移動的矯正件的折光力小于物鏡的總折光力。由在發散的或者匯聚的光路內部的矯正件位置,產生矯正效果,該位置可以通過移動矯正件予以改變。矯正件的比較小的折光力具有如下缺點:物鏡必須具有大的構造長度,以便實現大的矯正效果,并且,物鏡直徑隨著構造長度而增大,這在很多顯微應用情況下都是不利的。
最后,由DE 10 2004 051 357 A1已知一種浸液物鏡,其中,為了矯正球面像差,移動多個透鏡組。這種構造的特點是高度的機械復雜性,隨之而來的是高昂的制造成本和頻繁的維修率。
發明內容
基于這種現有技術,本發明的目的現在是,提出一種簡單且緊湊地構造的浸液物鏡,其能實現讓操作人員可靠地矯正球面像差。
該目的通過一種用于顯微鏡的浸液物鏡得以實現,其包括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鏡組、正折光力的第二透鏡組、負折光力的第三透鏡組和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鏡組,這些透鏡組從物樣側起按此順序布置,其中,為了針對球面像差實現矯正效果,第二透鏡組可沿著光軸移動,從而第二透鏡組與第一透鏡組之間的距離和第二透鏡組與第三透鏡組之間的距離的總和是恒定的,其中,第二透鏡組的矯正效果經過預先確定,從而與平均的數值孔徑相應的光投射的球形像差最小,該平均的數值孔徑位于零和浸液物鏡的額定孔徑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卡微系統CMS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萊卡微系統CMS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398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