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骨質增生和椎間盤突出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36253.4 | 申請日: | 2018-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101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4 |
| 發明(設計)人: | 毛天一;沈濱;毛建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毛天一;沈濱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2 | 分類號: | A61K36/8962;A61P19/08;A61P29/00;A61K31/045;A61K33/26;A61K35/36;A61K35/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97 | 代理人: | 劉鋒 |
| 地址: | 130015 吉林省長春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骨質增生 椎間盤 制備 穿山甲 蔥白 麝香 治療效果 廣木香 京大戟 血余炭 自然銅 冰片 介子 治療 中藥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骨質增生和椎間盤突出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所述藥物包括廣木香、京大戟、介子、自然銅、血余炭、參三七、蔥白、穿山甲、冰片和麝香等中藥成分,對于骨質增生和椎間盤突出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骨質增生和椎間盤突出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骨質增生與椎間盤突出癥均為西醫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同屬中醫學的“痹癥”范疇,“痹”即閉阻不通質疑,是骨科的一種常見病,其主要癥狀為:輕則疼痛不適,重則活動不便,病情纏綿難愈,患者深感痛苦。
骨質增生屬中醫學痹病、歷節風,腰痛、膝痛,骨痹等范疇,多由肝腎不足,精血虧損或慢性勞損,感受風寒、濕熱、氣滯血瘀致。《內經》最早論述了弊病的發病原因、病機及其分類,《素問·弊病》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現代醫學認為,骨質增生是指椎骨邊緣關節面及骨突出處骨小梁增多和骨密度增高。又是引起形狀像口唇或像鳥嘴,故而也成為唇狀突起或骨贅,一般稱之為骨刺。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在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的基礎上,因負重或脊椎活動使椎間盤受到急性或慢性損傷,導致纖維環破壞,髓核突出,刺激和壓迫神經根、血管等周圍組織,從而引起以腰腿痛為主要癥狀的病癥。
隨著日常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尤其是人數日益增加的辦公室工作的人員,由于長時間保持相同的姿勢,且日常運動的機會較少,骨質增生與椎間盤突出癥等病癥的發病幾率也越來越高。
然而,目前,對于頸椎、腰椎間盤突出和骨質增生等并沒有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常規手術、復位按摩等方法見效慢,且對人體有著很大的傷害以及副作用,經常也會發生病痛復發。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藥物,用以治療骨質增生和椎間盤突出。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的藥物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廣木香3-10份,京大戟7-12份,介子15-25份,自然銅3-8份,血余炭2-7份,參三七6-15份,蔥白30-60份、穿山甲3-10份、冰片0.1-1份,麝香0.1-1份。
可選地,按照重量份數計,所述藥物包括:廣木香4-9份,京大戟8-14份,介子16-24份,自然銅4-7份,血余炭3-6份,參三七7-14份,蔥白35-55份、穿山甲4-9份、冰片0.2-0.9份,麝香0.2-0.9份。
可選地,按照重量份數計,所述藥物包括:廣木香5-7份,京大戟9-13份,介子17-23份,自然銅4-7份,血余炭4-5份,參三七8-13份,蔥白40-50份、穿山甲5-8份、冰片0.3-0.8份,麝香0.3-0.8份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前述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將廣木香、京大戟、介子、自然銅、血余炭、參三七、蔥白和穿山甲研磨為泥狀混合物;將冰片和麝香摻融在所述泥狀混合物中。
本發明實施例的藥物,具有消結止痛,生肌祛痛,活血化瘀,消退炎癥的作用。其中的藥物成分多為辛溫走竄之品,具有較強的穿透力。貼敷病灶之處,促使毛孔張開,毛細血管擴張,藥物迅速透過皮膚,從真皮吸收到病灶之處,完全釋放藥效功能,達到溫痛而祛邪,散瘀以通利,使癥狀得以控制或者消失,功能恢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毛天一;沈濱,未經毛天一;沈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3625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