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智能電網的微基站系統的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34292.0 | 申請日: | 2018-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04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孫瑞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瑞瑋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李小葉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智能 電網 基站 系統 實現 方法 | ||
1.一種用于智能電網的微基站系統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基站包括:ARM芯片+Linux操作系統形成的SOC0芯片,用于和PC端上位機之間傳輸數據,DSP芯片+uCOS操作系統形成的SOC1芯片,用于和采集終端之間傳輸數據,SOC0芯片和SOC1芯片之間通過串口進行連接,
實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ARM芯片+Linux操作系統形成SOC0芯片:
(a)串口初始化:
在程序開始時先初始化串口UART,設置波特率為115200、有效數據位為8位、奇偶校驗位為0位、停止位為1位、讀寫串口時的超時等待時間為3ms、最小接收字符為255,
(b)創建線程1:
當串口初始化完畢后就創建線程1,專門用來處理串口發來的數據,讀串口數據時在一個while(1)循環內利用read函數的返回值來判斷讀到數據的個數,每次讀到的最大值為255個,將讀到的數據放入一個全局緩存buf0[]內,然后通過break指令跳出while(1)循環,在讀串口時如果里面沒有數據,則也會在3毫秒后返回,因為之前設置過讀串口的超時時間為3毫秒,然后進入數據處理函數AT_CMD_main(),因為發上來的數據包括IP和PORT字符串、IEC101/104封裝的數據包、還有垃圾字符,先將字符串和
AT^SISS=0,address,socktcp://進行比較,
如果相同那這個字符串就是IP和PORT,通過算法解析出來,分別將IP和PORT放入本進程的IP緩存IP_buf[]和PORT緩存PORT_buf[]內,供本進程的socket和PC端上位機進行連接,在IP和PORT綁定函數之前,會設置一個信號量,綁定IP和PORT時首先判斷信號量是否有信號,沒有則阻塞睡眠,有則進行綁定和PC端上位機連接;
如果不是IP和PORT字符串,那么接著判斷其是否是IEC101/104封裝的數據包,由于傳輸數據時在數據包后面加了一個數據總長度字符,解碼時只需根據這個字符就可判斷,如果是需要上傳的數據,那么就用前面已連接好的socket將數據發送給PC端上位機,這樣便實現了基站的上傳通道,如果不是要發送的數據,那么就認為是垃圾字符直接丟棄即可,
(c)創建線程2:
在利用socket將數據發送PC端上位機之前創建線程2,專門用于從PC端上位機的socket接收數據,PC端上位機有命令下發時,將其代表的十六進制的數據,換算成相應的字符串,在字符串后面加上'\r','\n',因為采集終端識別的是AT指令格式的txt文本數據,
(d)創建進程1:
進程1是利用socket來將采集終端的數據發送給PC上位機,在發送之前先判斷信號量sem_NO1,看是否有信號,無信號就會睡眠,有信號繼續發送,因為在將數據放入緩存buf時,使信號量+1;
(2)采用DSP芯片+uCOS操作系統形成SOC1芯片:
(e)創建任務1:
SOC1芯片使用UART和中頻無線信號來傳輸數據,在任務1中通過中頻無線模塊將采集終端發來的數據接收解碼出來,放入到一個緩存BUF_0內,根據收到時的幀號和子幀號來判斷數據是屬于哪一個采集終端的,然后利用數據中包含的接收地址recv_id和傳輸地址send_id來判斷數據是否重傳、丟包,
(f)創建任務2:
在任務2中通過串口將任務1解碼出來的數據發送給SOC0,在從BUF_0內取數據時,會根據數據字符串都會以AT開頭或者根據寫指令要寫入數據的長度,來處理取出的字符串,如果不是以上兩個條件出現的字符,則當做垃圾字符丟棄,
(g)創建任務3:
在任務3中將PC端上位機發來的命令發送給采集終端,根據結構體struct usr_info中的用戶信息來判斷應該發給哪個采集終端,在發送數據時根據接收地址recv_id和傳輸地址send_id和確認字符標志ack_flag來判斷數據是否傳輸成功、數據是否更新再次發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電網的微基站系統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f)中寫指令要寫入數據的長度為下次待發送數據的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瑞瑋,未經孫瑞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3429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