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WO3 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33908.2 | 申請日: | 2018-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091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磊;楊萃娜;馬海鵬;陳凡;劉志鋒;張捷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鄉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3C17/34 | 分類號: | C03C17/34;C01G23/053;C01G41/02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聯創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杜麗麗 |
| 地址: | 453003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wo base sub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WO3/TiO2多孔電致變色玻璃膜的制備方法。首先配制含聚苯乙烯微球模板劑的TiO2溶膠,然后采用浸漬提拉工藝鍍膜,熱處理制備TiO2多孔膜;隨后再配制WO3溶膠,采用浸漬提拉工藝在TiO2多孔膜上涂覆WO3溶膠,熱處理,制備WO3/TiO2多孔電致變色玻璃膜。本發明所獲得的WO3/TiO2多孔電致變色玻璃膜具有良好的電致變色性能。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簡單易操作,具有實際的可行性,且制備的WO3/TiO2多孔電致變色玻璃膜成本低,無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WO3/TiO2多孔電致變色玻璃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已經進入了以低碳、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為主導的第四次產業革命時代。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友好型材料的研究成為日益活躍的研究領域。我國現有的400億平方米的城鄉建筑中,建筑物的能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20%多。目前,市場上的窗戶都旨在提供舒適,觀賞性強等功能,忽略了其在節能環保方面的潛力,這使得窗戶作為建筑物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了建筑物能量損失最主要的方式—通過窗戶流失的能量大約占30%-50%。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注重制定建筑節能政策,大力倡導節能材料的研發,新型節能玻璃已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科學家著力開發一種智能化玻璃,可以依據室溫情況自由調節太陽光的透過率。當室內溫度較低時,讓光全部射入室內,提高室內溫度;當室內溫度較高時,調節玻璃的透光率,阻擋陽光的進入,使室內溫度逐漸降低。像這樣循環工作,從而達到對室內溫度的智能化控制的目的。自1969年Deb發現非晶態薄膜具有電致變色性能以來,電致變色薄膜引起了科學家們廣泛的關注和研究。電致變色玻璃可以通過電流自由調節玻璃的透過率,從而控制太陽能對建筑內光照輻射并減少熱量積聚,達到控制室溫的目的,是重要的節能環保材料。電致變色器件在無數實用領域蘊含著巨大潛力,吸引了世界上許多國家投入大量的科研人員和資金對其基礎理論方面進行研究,并進一步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器件,不遺余力的尋找適合的電致變色材料并對其進行研究已成為當今材料科學界迅速興起的熱點。Lampert電致變色靈巧窗模型理論的提出,成為了電致變色研究的一個里程碑。
電致變色材料必須具有離子和導電特性,一般為薄膜材料。一般可以可分為無機電致變色材料和有機電致變色材料兩種類型。常用的無機變色材料根據不同的著色機理主要分為陰極著色材料和陽極著色材料。工作時電致變色薄膜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為陰極材料,主要有WO3、MoO3、TiO2、V2O5等。其中三氧化鎢(WO3)一方面具有十分優越的電致變色性能,另一方面與其他無機材料相比,其成本較為低廉,是最有希望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的電致變色材料。但WO3在變色效率、光調節范圍、循環壽命等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缺陷,制約著其在工業領域的發展,如何改善其上述性能,是提高WO3膜電致變色性能的關鍵所在。
發明內容
為了進一步改善WO3膜的電致變色性能,本發明提出了一種WO3/TiO2多孔電致變色玻璃膜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WO3/TiO2多孔電致變色玻璃膜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制備TiO2多孔膜
(1)配制含聚苯乙烯微球模板劑的TiO2溶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鄉學院,未經新鄉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3390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Bi<sub>2</sub>WO<sub>6</sub>-BaTaO<sub>2</sub>N復合光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Bi<sub>2</sub>WO<sub>6</sub>-SrTaO<sub>2</sub>N復合光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多孔微納結構WO<sub>3</sub>氣敏涂層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用于電致變色的花簇狀WO<sub>3</sub>薄膜的制備方法
- 石墨相氮化碳負載氧化鎢/鎢酸鉍光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 三氧化鎢
- 一種刻蝕WO<sub>3</sub>納米薄膜的方法
- 一種WO<sub>3</sub>/MoO<sub>3</sub>復合電致變色膜的制備方法
- 一種臭氧改性WO<sub>3</sub>薄膜光電極的方法
- 軟件生成裝置和軟件生成方法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