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管試片封裝裝置、油管試片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33721.2 | 申請日: | 2018-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761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吳貴陽;張強;田源;李珊;張楠革;谷壇;劉志德;閆靜;蔡紹中;曹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7/00 | 分類號: | 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莉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管 試片 封裝 裝置 測試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管試片封裝裝置、油管試片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屬于油管內涂層性能檢測技術領域。所述封裝裝置包括底座和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的封蓋;其中,所述底座具有開設在所述底座上的半弧形槽,和沿所述半弧形槽的邊緣開設的第一開線槽;所述封蓋具有開設在所述封蓋上的窗口,位于所述窗口兩側的半弧形棱,以及沿所述窗口的邊緣和所述半弧形棱開設的第二開線槽;所述半弧形棱位于所述半弧形槽中;所述第一開線槽和所述第二開線槽中均設置有軟密封材料。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對油管試片進行封裝,消除了油管試片的裸露金屬部分對油管內涂層耐蝕性能測試的影響,使得測試數據能夠準確地評價內涂層油管的耐蝕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管內涂層性能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管試片封裝裝置、油管試片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現階段開采出的天然氣多含有H2S和/或CO2等酸性氣體,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因此生產中多采用具有內涂層的油管進行輸送,以提高輸送管線的服役壽命。且為了保證內涂層油管的有效性,在投入使用前,有必要對內涂層油管的耐蝕性能進行測試和評價,避免內涂層油管失效。
相關技術中,中國發明專利CN104913979A公開了一種防腐涂層耐高溫高壓性能評價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該裝置主要由加熱系統、溫度控制系統、加壓系統、壓力測量系統、高壓閥門及管路組成。試驗方法的主要步驟是將待檢驗的涂層試樣放入試驗桶中,隨后將試驗桶蓋密封好,通過加壓泵和加熱系統對試驗桶進行加溫加壓,桶內溫度和壓力達到規定條件后,再按照實驗要求的時間保溫保壓,直到實驗結束,最后取出試樣,檢驗涂層各項性能變化情況。中國發明專利CN106323850A公開了一種評價鉆桿內涂層耐蝕性能的裝置和方法,該裝置主要包括主加熱器和副加熱器,多級電動攪拌器,樣品安裝口和應力加載裝置;其中應力加載裝置包括拉伸應力加載裝置,扭轉應力加載裝置和彎曲應力加載裝置。建立在該裝置基礎上的方法可以評價鉆桿內涂層在拉伸、彎曲或扭轉應力作用下的耐化學介質腐蝕性能和沖蝕性能。
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采用相關技術在對內涂層油管進行測試時,均未對實驗試片的裸露金屬部位進行封裝,而事實上,裸露金屬的存在影響油管涂層耐蝕性能的測試,使得所測試數據不能準確地評價內涂層油管的耐蝕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油管試片封裝裝置、油管試片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可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具體而言,包括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油管試片封裝裝置,所述封裝裝置包括底座和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的封蓋;其中,
所述底座上開設有用于容納油管試片的半弧形槽,且沿所述半弧形槽的邊緣開設有第一開線槽;
所述封蓋上開設有窗口,在所述窗口的兩側設置有半弧形棱,且沿所述窗口的邊緣和所述半弧形棱開設有第二開線槽;所述半弧形棱位于所述半弧形槽中,并與所述油管試片的內表面抵接;所述第一開線槽和所述第二開線槽中均設置有軟密封材料。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底座上還開設有與所述半弧形槽連通、用于連接氣管線的連接口。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軟密封材料為橡膠圈。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封裝裝置還包括連接件;
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若干沉降孔,所述封蓋上對應設置有若干安裝孔;
所述連接件通過所述沉降孔和所述安裝孔,將所述封蓋安裝在所述底座上。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連接件包括螺桿和螺母;
所述螺桿穿過所述沉降孔和所述安裝孔后,與所述螺母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337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