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溫加熱爐新式面板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333412.5 | 申請日: | 2018-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189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秀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秀方 |
| 主分類號: | F27D1/00 | 分類號: | F27D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7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爐口 槽道 爐門 高溫加熱爐 固定塊 限位板 滾珠 弧槽 垂直固定連接 連接限位板 安裝結構 安裝面板 邊角位置 槽道位置 側壁貼合 彈簧固定 滾動接觸 向后移動 影響設備 中線位置 側面 變形的 邊角 沿口 擠壓 改進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溫加熱爐新式面板,包括爐口,所述爐口的內側安裝面板,所述面板與爐口的側壁貼合,所述爐口的每個側面靠近沿口的部位開設槽道,所述槽道位于側面的中線位置,所述面板的邊側垂直固定連接與槽道位置對應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開設弧槽,所述弧槽處安裝滾珠,所述滾珠與槽道的槽底滾動接觸,所述爐口的內側靠近槽道的位置固定連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與面板的邊角位置相對應,所述限位板與面板的邊角通過彈簧固定連接,本發(fā)明結構合理,使用方便,主要是改進面板的安裝結構,使得變形的爐門可以自動向后移動,避免面板與爐門擠壓,導致爐門無法上升或下降,進而影響設備的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及高溫熱處理加熱爐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高溫加熱爐新式面板。
背景技術
高溫加熱爐的面板設置在爐體與爐門之間,面板與爐體連接和固定。目前,爐體面
板通常是垂直安裝在爐體的側面,爐門通過升降機構與爐體形成垂直方向的開合式活動連接?,F(xiàn)有的爐門通常由鑄鐵制成,長期使用后爐門易變形,爐門在升降過程中會與爐體面板產生碰撞和擦傷,爐門與爐體面板密封不嚴,還會因爐門變形阻礙正常的升降運行,導致爐體面板以及爐門的使用壽命較短。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爐門高溫變形無法閉合的缺陷,提供一種高溫加熱爐新式面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溫加熱爐新式面板,包括爐口,所述爐口的內側安裝面板,所述面板與爐口的側壁貼合,所述爐口的每個側面靠近沿口的部位開設槽道,所述槽道位于側面的中線位置,所述面板的邊側垂直固定連接與槽道位置對應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開設弧槽,所述弧槽處安裝滾珠,所述滾珠與槽道的槽底滾動接觸,所述爐口的內側靠近槽道的位置固定連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與面板的邊角位置相對應,所述限位板與面板的邊角通過彈簧固定連接,所述面板的邊角向內延伸凸起形成斜面,所述固定塊為圓臺體結構,所述彈簧為耐高溫彈簧。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種高溫加熱爐新式面板,結構合理,使用方便,主要是改進面板的安裝結構,使得變形的爐門可以自動向后移動,避免面板與爐門擠壓,導致爐門無法上升或下降,進而影響設備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高溫加熱爐新式面板爐口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高溫加熱爐新式面板限位板位置示意圖。
圖中標號為:1-爐口;2-面板;3-槽道;4-固定塊;5-弧槽;6-滾珠;7-限位板;8-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參照圖1至圖2可知:一種高溫加熱爐新式面板,包括爐口1,所述爐口1的內側安裝面板2,所述面板2與爐口1的側壁貼合,所述爐口1的每個側面靠近沿口的部位開設槽道3,所述槽道3位于側面的中線位置,所述面板2的邊側垂直固定連接與槽道3位置對應的固定塊4,所述固定塊4開設弧槽5,所述弧槽5處安裝滾珠6,所述滾珠6與槽道3的槽底滾動接觸,所述爐口1的內側靠近槽道3的位置固定連接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與面板2的邊角位置相對應,所述限位板7與面板2的邊角通過彈簧8固定連接。
所述面板2的邊角向內延伸凸起形成斜面,便于安裝彈簧8;所述固定塊4為圓臺體結構,減小與槽道3的接觸面,從而減少固定塊4移動的摩擦力;所述彈簧8為耐高溫彈簧,避免彈簧8受性能高溫影響。
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優(yōu)點:當爐門因為高溫產生形變的時候,爐門關閉,面板2的滾珠6順著槽道3向后移動,當面板2的最凸處與爐門接觸時,面板2停止移動,彈簧8將面板2擠壓固定在爐門內側面上,也可以直接向后移動面板2,在爐口1內卡入新的面板2。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秀方,未經王秀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3341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