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膳食纖維素梨膏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31121.2 | 申請日: | 2018-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695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 發明(設計)人: | 鄭磊;劉長虹;王運香;金濤;顏玲;劉偉;尚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21/15 | 分類號: | A23L21/15;A23L33/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貞 |
| 地址: | 230009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梨膏 膳食纖維素 制備 不可溶性膳食纖維 再利用 梨渣 白砂糖 可溶性膳食纖維 心腦血管病 廢料處理 膳食纖維 消費人群 營養需求 制作過程 淡黃色 蜂蜜 肥胖 膏狀 褐變 梨汁 酶法 糖度 廢渣 糖尿病 優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膳食纖維素梨膏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高膳食纖維素梨膏為色澤透亮的淡黃色膏狀,褐變指數均為4.5±0.5、糖度為80%、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為0.4%或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為0.5%。本發明對梨膏成色進行優化,另一方面對梨膏制作過程產生的梨渣進行再利用,通過酶法將梨渣中所含的可溶性或不可溶性膳食纖維提取出來,再加入到梨汁中。此方法制備的不同類型膳食纖維梨膏,不僅打破了傳統梨膏需要添加白砂糖、蜂蜜等的工藝,而且可以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營養需求,另外對廢渣進行再利用,降低了廢料處理成本。本發明高膳食纖維素梨膏對于糖尿病,肥胖以及心腦血管病患者更加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高膳食纖維梨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梨作為一種鮮甜可口、香脆多汁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酚類物質、人體必需氨基酸和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同時在我國以梨制作的梨膏歷史久遠,傳統的梨膏香甜而微帶藥味,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深受喜愛。但是,由于加工過程中添加蔗糖,冰糖或蜂蜜等,導致糖含量較高,對于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人以及肥胖等特殊人群此類產品是不被接受的,因此傳統的梨膏消費有很大的局限性。
同時,目前加工梨膏的技術,通過對梨塊榨汁、過濾后會分離出梨汁和梨渣,梨渣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成分,膳食纖維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膳食纖維根據水溶性分為水可溶性纖維與水不可溶性纖維。可溶性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不可溶性纖維可吸收食物中有毒物質,增加糞便體積,減少便秘風險,降低患腸癌的風險。但目前對于梨渣都作為廢物丟棄不僅沒有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而且對廢料的處理大大增加了成本。因而,迫切需要對梨渣進行充分利用,降低廢料處理成本;同時對傳統梨膏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進行改良,生產出針對更廣泛人群的梨膏。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對梨渣的充分利用,降低了廢料處理成本,同時,改善梨膏的品質,本發明提供一種高膳食纖維素梨膏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高膳食纖維素梨膏為色澤透亮的淡黃色膏狀,褐變指數均為4.5±0.5、糖度為80%、硬度為18.0±1.0、稠度為29.0±1.5、凝聚力為10.0±0.5、粘度指數為20.5±0.5、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為0.4%或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為0.5%。
一種高膳食纖維素梨膏的制備操作步驟如下:
(1)制作梨清汁
將生梨清洗、去皮、切塊,用復合護色劑浸泡梨塊、水浴滅酶,經過榨汁分別得到梨汁和梨渣,梨汁經過離心過濾得到梨清汁;
(2)從梨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纖維與不可溶性膳食纖維
按照GB 5009.88—2014中的酶法,用體積分數85%的乙醇浸泡梨渣,去除梨渣中小分子的可溶性糖,得到去糖梨渣;將去糖梨渣依次經過α-淀粉酶、蛋白酶和淀粉轉葡糖苷酶酶解,除去梨渣中的淀粉、蛋白質和葡萄糖苷;再用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清洗過濾,所得殘渣為不可溶性膳食纖維;所得濾液再用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沉淀,所得沉淀物為可溶性膳食纖維;
(3)制作高膳食纖維素梨膏
將4g不可溶性膳食纖維或5g可溶性膳食纖維加入到10L的梨清汁中,混合均勻;真空濃縮,當糖度達到80%時,停止濃縮,即分別得到高不可溶性膳食纖維或高可溶性膳食纖維梨膏。
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如下:
步驟(1)中,復合護色劑由0.6g檸檬酸、0.8g氯化鈉和0.04g維生素C混合加入到98.56ml100ml蒸餾水中溶解得到。
步驟(1)中,浸泡時間2min,浸泡處理時梨塊完全浸沒在復合護色劑中;浸泡2min后立即在溫度為95~100 ℃的水中水浴2 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311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