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容的顯示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29233.4 | 申請日: | 2018-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376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杜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725 | 分類號: | 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許志勇;劉昕 |
| 地址: | 523857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屏顯示 人眼視線 視線角 顯示屏 垂直 變化適應性 手動調整 移動終端 用戶觀看 握持 轉動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內容的顯示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獲取人眼視線與顯示屏的視線角;根據該視線角和顯示屏的朝向信息,對顯示屏顯示的內容進行轉動顯示,以使顯示屏顯示的內容與人眼視線垂直?;谝暰€角和顯示屏的當前朝向,自動隨著人眼視線變化適應性調整顯示屏顯示的內容的顯示方位,并使得顯示屏顯示的內容與人眼視線始終保持垂直,無需用戶手動調整移動終端的握持角度,能夠自動調整顯示屏顯示的內容與人眼視線的夾角,提高了調整精度,提升了用戶觀看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容的顯示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攝像頭技術及網絡技術的發展,用戶在移動終端上瀏覽圖片的頻率越來越頻繁。例如,使用移動終端上的攝像頭拍完照片后,會查看拍攝效果決定是否刪除或分享;在移動終端上瀏覽網頁或新聞時也會閱讀到相應配圖等等。
現有技術中,在移動終端上預覽圖片時,需要用戶手動改變握持角度以保證圖片的呈現方位。此外,部分設備為增強用戶體驗,采用按壓屏幕以根據重力傳感器的角度來縮小或放大圖片的方式。
由此可知,現有技術中在使用移動終端瀏覽圖片時,由于移動終端相對于用戶視線傾斜時無法呈現圖片的最佳效果,為了達到更好的觀看體驗,需要用戶手動調整手機顯示屏的角度,以調整人眼視線與顯示屏顯示的內容的夾角達到最佳角度,在此過程中需要用戶參與,存在用戶操作繁瑣、由于手動調整具有隨意性而導致調整精度低、用戶體驗效果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內容的顯示方法及裝置,以解決為了使得人眼視線與顯示屏顯示的內容的夾角達到最佳角度,需要用戶參與,存在用戶操作繁瑣、由于手動調整具有隨意性而導致調整精度低、用戶體驗效果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內容的顯示方法,該方法包括:
獲取人眼視線與顯示屏的視線角;
根據所述視線角和所述顯示屏的朝向信息,對所述顯示屏顯示的內容進行轉動顯示,以使所述內容與所述人眼視線垂直。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內容的顯示裝置,該裝置包括:
視線角獲取模塊,用于獲取人眼視線與顯示屏的視線角;
第一調整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視線角和所述顯示屏的朝向信息,對所述顯示屏顯示的內容進行轉動顯示,以使所述內容與所述人眼視線垂直。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上并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內容的顯示方法的步驟。
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內容的顯示方法的步驟。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獲取人眼視線與顯示屏的視線角;根據該視線角和顯示屏的朝向信息,對顯示屏顯示的內容進行轉動顯示,以使顯示屏顯示的內容與人眼視線垂直?;谝暰€角和顯示屏的當前朝向,自動隨著人眼視線變化適應性調整顯示屏顯示的內容的顯示方位,并使得顯示屏顯示的內容與人眼視線始終保持垂直,無需用戶手動調整移動終端的握持角度,能夠自動調整顯示屏顯示的內容與人眼視線的夾角,提高了調整精度,提升了用戶觀看體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2923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