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息接收、發送,幀結構的配置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27674.0 | 申請日: | 2018-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808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晨晨;畢峰;劉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L5/00;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董文倩 |
| 地址: | 518057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幀結構 鏈路 信息接收 中繼節點 幀結構指示 上層節點 第一鏈 發送 高效利用 接入節點 配置系統 無線資源 類型鏈 配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信息接收、發送,幀結構的配置方法及裝置;其中,信息接收方法包括:中繼節點接收上層節點發送的幀結構指示;其中,幀結構指示用于指示第一鏈路的幀結構和/或第二鏈路的幀結構,第一鏈路為上層節點與中繼節點之間的鏈路,第二鏈路為中繼節點與接入節點之間的鏈路;通過本發明,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如何配置系統中不同類型鏈路的幀結構的問題,達到了實現高效利用無線資源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信息接收、發送,幀結構的配置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LTE-A中,采用中繼(Relay)技術能夠有效拓展網絡覆蓋,改善小區邊緣數據速率,并且利用無線回傳(backhaul)避免了有線傳輸網絡的建設,能夠快速部署,從而降低運營商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因此Relay技術是LTE-Adv接入節點ced系統采用的主要技術之一。在LTE-A的Relay技術中,對于幀結構設計,采用了基于偽MBSFN子幀(fake MBSFN subfram)的時分半雙工方案,即利用MBSFN子幀配置,配置一些fake MBSFN子幀來用于backhaul鏈路傳輸,而接入(Access)鏈路使用Non-MBSFN子幀,從而實現Backhaul鏈路與Access鏈路的時分雙工,并且對終端來說是完全透明的。
在5G NR的幀結構配置中,目前支持半靜態配置和動態配置兩種方式,其中,半靜態配置支持小區專用(cell-specific)配置和用戶專用(UE-specific)配置,動態配置利用承載在組共用(Group-common)PDCCH中的SFI(slot format related information)來指示。無論是半靜態配置還是動態配置,從幀結構類型上,均支持三種類型:下行(Downlink)、上行(Uplink)以及靈活(Flexible),對于半靜態cell-specific配置和UE-specific配置,分別定義了不同的配置方法,cell-specific配置會以特定周期為單位,可以配置一個或兩個特定周期內的幀結構。UE-specific配置是per slot配置,可以改寫cell-specific配置中的Flexible域。
在未來5G或后續演進版本中,也會進一步對Relay技術加以利用,例如在IAB(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技術中,會基于5G NR系統,進一步支持多跳Relay,并且網絡拓撲支持冗余聯接。那么,在這樣的網絡拓撲下,如何配置系統內不同類型鏈路的幀結構,實現高效利用無線資源,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息接收、發送,幀結構的配置方法及裝置,以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如何配置系統中不同類型鏈路的幀結構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息接收方法,包括:中繼節點接收上層節點發送的幀結構指示;其中,幀結構指示用于指示第一鏈路的幀結構和/或第二鏈路的幀結構,第一鏈路為上層節點與中繼節點之間的鏈路,第二鏈路為中繼節點與接入節點之間的鏈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息發送方法,包括:上層節點向中繼節點發送幀結構指示;其中,幀結構指示用于指示第一鏈路的幀結構和/或第二鏈路的幀結構,第一鏈路為上層節點與中繼節點之間的鏈路,第二鏈路為中繼節點與接入節點之間的鏈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幀結構的配置方法,包括:錨節點配置錨節點與目標節點之間的所有鏈路的幀結構;其中,錨節點為與目標節點對應的錨節點。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息接收裝置,位于中繼節點中,包括:接收模塊,用于接收上層節點發送的幀結構指示;其中,幀結構指示用于指示第一鏈路的幀結構和/或第二鏈路的幀結構,第一鏈路為上層節點與中繼節點之間的鏈路,第二鏈路為中繼節點與接入節點之間的鏈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276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