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23455.5 | 申請日: | 2018-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833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少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少君 |
| 主分類號: | B60L11/18 | 分類號: | B60L11/18;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1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電模塊 上端表面 主控模塊 裝置主體 滑移槽 水冷散熱裝置 新能源汽車 充電裝置 活動連接 溫度傳導 溫度過高 螺形桿 漏電 安全隱患 充電部件 接觸連接 可靠性能 控制面板 內部空腔 水冷散熱 溫度感應 主控部件 對設備 散熱柵 左表面 死機 右部 起火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其結構包括裝置主體、散熱柵、控制面板、螺形桿、滑移槽、充電模塊、主控模塊、溫度傳導水冷散熱裝置,滑移槽活動連接于螺形桿的上端表面且其與裝置主體的內部左表面接觸連接,充電模塊固定連接于滑移槽的上端表面,主控模塊固定連接于充電模塊的上端表面,溫度傳導水冷散熱裝置活動連接于裝置主體的內部空腔右部,本發明可以對設備的主控模塊等部件進行實時的溫度感應操作并在其溫度過高的情況下進行及時的水冷散熱處理,避免因設備溫度過高引發充電部件損壞或者主控部件死機的現象,也杜絕了起火和高壓漏電等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有效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充電裝置領域,尤其是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重,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新能源汽車代替傳統的燃油車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措施。新能源汽車本身不排放二氧化碳,沒有尾氣污染、對于治理環境污染和減少尾氣排放非常有利。傳統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時需要人手動將充電槍插入充電樁的插口進行充電,這一行為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需要一種安全高效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
但是,現有技術在對新能源汽車進行供能操作的過程中,雖然將安全風險降到較低,但是散熱方式較為單一,無法對設備的主控模塊等部件進行實時的溫度感應操作并在其溫度過高的情況下進行及時的水冷散熱處理,可能導致因設備溫度過高引發的充電部件損壞或者主控部件死機的現象,甚至存在起火和高壓漏電等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可靠性能不足。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在對新能源汽車進行供能操作的過程中,雖然將安全風險降到較低,但是散熱方式較為單一,無法對設備的主控模塊等部件進行實時的溫度感應操作并在其溫度過高的情況下進行及時的水冷散熱處理,可能導致因設備溫度過高引發的充電部件損壞或者主控部件死機的現象,甚至存在起火和高壓漏電等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可靠性能不足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其結構包括裝置主體、散熱柵、控制面板、螺形桿、滑移槽、充電模塊、主控模塊、溫度傳導水冷散熱裝置,所述散熱柵均勻等距分布于裝置主體的右端表面,所述控制面板固定連接于裝置主體的前端表面上部,所述螺形桿垂直連接于裝置主體的內底面左部,所述滑移槽活動連接于螺形桿的上端表面且其與裝置主體的內部左表面接觸連接,所述充電模塊固定連接于滑移槽的上端表面,所述主控模塊固定連接于充電模塊的上端表面,所述溫度傳導水冷散熱裝置活動連接于裝置主體的內部空腔右部,所述溫度傳導水冷散熱裝置由溫度感應傳導裝置、繞線輥結構、轉動輪裝置、齒輪傳動結構、水冷散熱結構組成,所述溫度感應傳導裝置的左半部分固定連接于主控模塊的下端表面,其右半部分固定連接于裝置主體的內頂面右部,所述繞線輥結構垂直連接于裝置主體的內部右表面中上處,所述轉動輪裝置垂直連接于裝置主體的內部右表面中間處,所述齒輪傳動結構活動連接于螺形桿的右端表面,所述水冷散熱結構固定連接于裝置主體的內底面最右處,所述溫度感應傳導裝置由溫度傳感器、信號轉換器、控制轉軸、控制轉動架、內滑輪組成,所述溫度傳感器固定連接于主控模塊的下端表面,所述信號轉換器固定連接于裝置主體的內頂面右部且其與溫度傳感器之間通過連接線電連接,所述控制轉軸固定連接于信號轉換器的前端表面中間處且其與信號轉換器之間呈電連接狀態,所述控制轉動架活動嵌套于控制轉軸的外側表面且其向控制轉軸的下端處延伸,所述內滑輪活動連接于控制轉動架的內部空腔最下處,所述內滑輪的外側表面活動嵌套有連接繩索。
進一步的,所述繞線輥結構由第一轉動輪轉軸、第一轉動輪、繞線輥、傳動連接架組成,所述第一轉動輪轉軸垂直連接于裝置主體的內部右表面上部,所述第一轉動輪活動嵌套于第一轉動輪轉軸的外側表面中間處,所述繞線輥活動嵌套于第一轉動輪轉軸的外側表面最左處,所述傳動連接架垂直連接于第一轉動輪的左端表面最下部且其向第一轉動輪的下端處延伸。
進一步的,所述繞線輥的外側表面緊密纏繞有連接繩索,所述繞線輥通過連接繩索與內滑輪之間活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少君,未經黃少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2345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充電樁監測系統
- 下一篇:一種防水效果好的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