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廣地龍無公害養殖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22610.1 | 申請日: | 2018-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846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黃慶;毛潤乾;李志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劉明星 |
| 地址: | 5102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龍 公害 養殖 方法 | ||
1.一種廣地龍無公害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一、適宜養殖區
(1)地理位置
廣地龍養殖區的地理位置選擇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作為養殖區;
(2)空氣質量
廣地龍養殖區的空氣質量需符合GB3095 大氣環境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3)水質量
廣地龍養殖區的農田灌溉用水符合GB 5084 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4)土壤環境
廣地龍養殖區的土壤條件符合GB 15618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二、養殖地選擇和整理
(1)土地
養殖地需選擇地勢平整、排水好的農田,禁用瓜果、蔬菜用地,禁用2年內施用殘留期長的除草劑地塊,禁用3年內土壤施用殘留期長農藥地塊;
(2)土壤
養殖地需選擇壤土或砂質壤土,耕層30cm 以上,pH 5.5~7.5,第一次養殖進行一次耕翻,耕深30cm~40cm;
(3)起壟
耕翻后起壟,壟寬1.0-1.2m,高30 cm,壟間間隔15-20cm,壟向按有利排水坡向,南北走向較好,養殖投苗前10天做壟;
(4)開溝
溝向為同壟平行,壟中間開溝,溝寬度10cm,深度30cm;隔離網為40-60目塑料或金屬網,高50cm以上,環繞養殖田;
三、 飼料及投放
(1)飼料
飼料種類為雞糞、牛糞及豬糞,飼料需經過充分發酵好,重金屬含量需符合飼料標準;
(2)飼料投放
飼料投放方法為挖穴投放或平鋪地表,飼料投放時間和次數為每20天投料1次,每次飼料投放量為:按每條、日均攝食量25~40克計;
四、蚓苗投放
(1)蚓苗要求
投放的廣地龍蚓苗是需符合廣地龍蚓苗標準的合格品;
(2)投放時間和投放次數
整好地投放飼料后,每個生產周投放一次;
(3)投放量
投放量為每平方米500條;
(4)投放方法
用挖鋤在已整理好的養殖田挖穴,往穴均勻投放蚓苗,第一次為直接投放,然后覆蓋草層;以后每次采收成蚓后,投放蚓苗時,掀開覆蓋草層后挖穴,投放蚓苗,然后再重新覆蓋好草層;
五、田間管理
(1)溫度和光照控制
養殖田表面覆蓋草層,厚度10cm;
(2)濕度控制/灌溉
當土壤水分不能滿足廣地龍生長需要時,必須實行澆水灌溉,采用噴灌或滴灌,以土壤接近濕土為宜;
(3)排澇
壟間的作業道和排水溝要經常清理,防止堵塞,低洼處要橫向斷壟挖腰溝,以便排水;壟內水分過大時,掀開覆蓋草層,加速土水分蒸發;
(4)防寒
低溫季節,增加壟表草層的覆蓋厚度,搭棚上防寒物,風口養殖區,搭簡易的遮蔭棚,用聚乙烯防雨膜;氣溫上升后,減少草層覆蓋,掀開遮蔭棚;
(5)清園
定期清理養殖地周圍雜草,清理雜草覆蓋在養殖地表面;
六、病蟲鼠草害的防治
(1)病害種類及防治
病害多為土壤酸化引起腐敗病,防治方法:定期檢測土壤酸度,檢測時分上、中、下層檢測;過酸土壤,加碳酸鈣調酸;墊溝和周圍,灑生石灰消毒;
(2)蟲害種類及防治
廣地龍主要蟲害:昆蟲類:芫菁、螞蟻、寄生蠅;蜘蛛類:蜘蛛、螨類;兩棲類:青蛙;爬行類:蛇、蜥蜴,防治方法:為害嚴重區域,墊面和周圍插掛黃板;蜘蛛類、兩棲類、爬行類用誘捕籠捕捉;
(3)鼠害防治
以物理機械防治為主,粘鼠膠、鼠籠或電擊;對死鼠應及時收集深埋;
(4)草害防治
壟面用草覆蓋,防治雜草生長;作業道及外圍周邊距壟2m 以內,人工除草,保證無雜草生長;
七、采收
(1)采收前準備
采收時要求養殖地保持較高濕度,如果濕度太小,灌溉增加濕度;去除養殖地覆蓋草層;
(2)采收方法
先低壓電電擊采收,手工采集未成熟廣地龍,用飼料與泥土混配的載體盛裝,然后投放到無公害養殖地中養殖,然后加大電壓采收成熟廣地龍,用塑料桶盛裝,部分強壯個體補充到種苗繁育田中,其余用于加工成廣地龍中藥材,或漫水灌溉采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未經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2261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