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公益林質量等級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20472.3 | 申請日: | 2018-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109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曾岳明;張超;周文春;唐敏忠;余樹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麗水市蓮都區公益林管理中心;浙江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李欣瑋 |
| 地址: | 323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等級評價 指標屬性 加權平均法 因子分析法 評價體系 評價指標 因子分析 影像數據 標準差 森林 森林資源 歸納 評定 經營管理 調查 | ||
1.一種公益林質量等級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以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小班數據為基礎,結合衛星影像數據,獲得森林質量和經營管理質量的評價指標;
(2)使用面積加權平均法將小班指標屬性歸納至行政區域指標屬性,進而以行政區域為單位,采用因子分析法獲得公益林質量得分;
(3)以公益林質量得分平均數±1倍標準差為評定等級劃分的標準,將參與評價的行政區域分為高、中、低三個類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益林質量等級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森林質量包括樹種結構、郁閉度、森林起源、平均胸徑、單位蓄積量、林齡結構、植被覆蓋度、高植被覆蓋度區最大斑塊占景觀面積比例指數、高植被覆蓋度區斑塊平均大小指數、高植被覆蓋度區鄰近斑塊平均最近距離、病蟲害等級、火災等級、森林健康度、坡度、坡位和土層厚度16個評價指標。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益林質量等級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經營管理質量包括事權等級、區位重要性、蓄積動態變化、病蟲害發生、火災發生和公益林投資效益6個評價指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公益林質量等級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
樹種結構、郁閉度、森林起源、平均胸徑、單位蓄積量、林齡結構、病蟲害等級、火災等級、森林健康度、事權等級、坡度、坡位和土層厚度13個指標由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小班現狀數據獲得;
植被覆蓋度、高植被覆蓋度區最大斑塊占景觀面積比例指數、高植被覆蓋度區斑塊平均大小指數、高植被覆蓋度區鄰近斑塊平均最近距離4個指標由衛星影像數據采用像元二分法獲得;
近10年病蟲害發生和火災發生2個指標由統計獲得;
區位重要性以小班到區域主要交通干線、重要景區和自然保護區的直線距離表示,通過統計獲得;
蓄積動態變化通過近10年兩期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獲得;
公益林投資效益基于近10年經營管理投入與公益林森林質量產出,通過數據包絡分析得到。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公益林質量等級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評價指標的具體評價方式如下:
樹種結構:分類變量,將樹種結構以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毛竹林、灌木林進行分類,分別賦值為10、8、6、4、2;
郁閉度:數值變量,林分郁閉度的高低,體現了森林的生物量水平,能夠反映整體質量的好壞;
森林起源:分類變量,把公益林分為天然林和人工林兩種類型,將天然林和人工林分別賦值為10和5;
平均胸徑:數值變量,平均胸徑是林分生產力的具體表現;
單位蓄積量:數值變量,單位面積活立木蓄積量是反映林分質量的重要指標,指標值越大,表明現狀森林資源越豐富,林分生產力越高,生態效益越好;
林齡結構:類別變量,分為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5個齡組,分別賦值為2、10、8、6、4;
植被覆蓋度:數值變量,基于衛星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法獲得,是單位面積內植被冠層垂直投影所占的百分比,對森林物種多樣性、水土流失、林內小氣候形成等都有重要作用,對森林健康有重要影響;
最大斑塊占景觀面積比例指數:數值變量,指植被覆蓋度大于75%區域中的最大斑塊占據整個景觀面積的比例;
斑塊平均大小指數:數值變量,指植被覆蓋度大于75%區域的總面積除以該類型的斑塊數目,其值代表一種平均狀態,反映了景觀異質性;
鄰近斑塊平均最近距離:數值變量,指植被覆蓋度大于75%區域斑塊離散程度,其值越大,說明同類型斑塊間相隔距離越遠,分布較離散;反之,則說明同類型斑塊間艱巨近,呈團聚分布;
病蟲害等級:類別變量,林木受各種病害的嚴重程度,分為無、輕、中、重4個等級,分別賦值為10、7.5、4.5、2;
火災等級:類別變量,林木遭受火災危害的嚴重程度,分為無、輕、中、重4個等級,分別賦值為10、7.5、4.5、2;
森林健康度:類別變量,根據林木的生長發育、外觀表象特征及受災情況綜合評定森林健康狀況,分為健康、亞健康、中健康、不健康4個等級,分別賦值為2、5、7.5、10;
坡度:數值變量,坡度越小,水土流失減緩,土壤較為深厚,利于林木的生長,林分質量越好;
坡位:類別變量,分脊、上、中、下、谷、平地及全坡7個類型,劃分為5個等級,山谷下部為I級,中部和全坡為II級,上部為III級,山脊為IV級,分別賦值為10、7.5、4.5、2;
土層厚度:數值變量,土層的厚度直接影響林木的生長速度;
事權等級:類別變量,分為國家級公益林和省級公益林2類,分別賦值為10和6;
區位重要性:數值變量,以小班到區域主要交通干線、重要景區和自然保護區的直線距離來確定林地區位重要性;
蓄積動態變化:數值變量,以近10年前后兩期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為準,計算單位面積蓄積量變化值;
病蟲害發生:數值變量,以行政區域為單位統計近10年病蟲害發生面積,求得每畝發生率;
火災發生:數值變量,以行政區域為單位統計近10年森林火災發生面積,求得每畝發生率;
經營投資效率:數值變量,基于近10年經營管理投入與公益林森林質量產出,通過數據包絡分析得到公益林經營投資效率。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公益林質量等級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包括如下步驟:
(2-1):使用面積加權平均法將小班指標屬性歸納至行政區域指標屬性,得到參評指標值,
Yij=(S1×X1j+S2×X2j+S2×X2j+S3×X3j+S4×X4j+S5×X5j+Si×Xij)S
式中,Yij為第i個區域第j個評價指標值,Si為第i個小班面積,Xij為第i個小班第j個評價指標值,S為第i個區域小班總面積;
(2-2):對參評指標值進行因子分析,得到因子旋轉載荷矩陣和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利用各個指標的標準化數值和權重系數值,計算各行政區域公益林質量得分情況,
λ=λ1+λ2+λ3+λ4+λ5+λi
式中,λi為第i個公因子特征向量值,Fi為第i個公因子的因子得分,F為公益林質量得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麗水市蓮都區公益林管理中心;浙江農林大學,未經麗水市蓮都區公益林管理中心;浙江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2047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職場信用評價方法
- 下一篇:指標決策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