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固廢高溫好氧發酵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18203.3 | 申請日: | 2018-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843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濤;李成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4 | 分類號: | C05G3/04;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酵產物 有機固廢 篩上物 條垛 布料 高溫好氧發酵 防水透氣織物 條垛式堆肥 布料工序 處理效率 大氣環境 底部曝氣 動態堆肥 好氧發酵 混合物料 間歇曝氣 篩分系統 條垛堆肥 運行費用 覆蓋層 隔離條 可調節 篩下物 中間層 調理 頂層 覆膜 混料 卷起 堆積 覆蓋 優化 投資 | ||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機固廢高溫好氧發酵處理方法,能解決靜態條垛堆肥技術問題。實施步驟:a)混料:將有機固廢與調理物料按比例混至堆積密度0.25?0.75t/m3;b)布料:將發酵產物篩上物布料至條垛底層,將混合物料布料至條垛中間層,將發酵產物篩上物鋪到條垛頂層;c)覆膜:覆蓋防水透氣織物,隔離條垛與大氣環境;d)好氧發酵:通過底部曝氣系統間歇曝氣;e)篩分:7?42天后,卷起覆蓋層,將發酵產物移至可調節篩分系統,篩下物作為產品外運,篩上物回到布料工序參與下一周期。本發明保持靜態條垛式堆肥優勢的前提下,優化了工藝,并兼具動態堆肥特征,提高了處理效率,從而實現占地面積、投資與運行費用同步降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固廢高溫好氧發酵處理方法。更具體地說:涉及在處理過程中通過簡單的混料參數控制,獨特的條垛堆體結構、曝氣模式、篩分控制模式,在覆蓋防水透氣織物環境下,實現目標物料的高效、減排處理;在無需翻堆的情況下,實現與翻堆類似效果;并且實現不同堆肥物料、不同季節條件下實際停留時間的調控的一種新型覆防水透氣織物堆肥方法。
背景技術
固體廢物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價值而被丟棄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按組成可分為有機固體廢物、無機固體廢物兩類,其中有機固體廢物又可分為7種基本類型:①污泥;②動物糞便;③作物殘留物;④食品生產廢棄物;⑤工業有機廢棄物;⑥木材加工生產廢棄物;⑦生活垃圾。
有機固廢具有第一個共同特點是產生量巨大:截至2012年底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年產量近3000萬噸(折合80%含水率);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對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情況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年畜禽糞便量約為19億噸;2009年全國農作物秸稈理論資源量為8.20億噸(風干,含水量為15%);自1980年以來,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以8%-10%的年增長速度增長,2001年已達到1.5億t此外食品生產廢棄物、工業有機廢棄物、木材加工生產廢棄物產量巨大。
有機固廢具有第二個共同特點是宜采用高溫好氧發酵工藝處理:針對有機固廢的危害,需要進行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處理,由于有機固廢中有機質和水分含量較高,宜采用高溫好氧發酵技術處理進行單獨處理或混合處理。目前所有有機固廢均有高溫好氧發酵案例運行,并且污泥、動物糞便、農作物廢棄物等均以高溫好氧發酵作為無害化處理主導工藝。
有機固廢高溫好氧發酵處理的主要形式有槽式、條垛式、容器式等。早期工業化堆肥系統很多采用靜態條垛堆肥技術,因為此類技術具有投資節省,處理規模可調,平面布置靈活等特點,目前在美國、加拿大等地大量靜態條垛式堆肥系統還保持運行狀態。但是由于靜態條垛堆肥系統占地面積大、受氣候影響大、二次污染不易控制、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在大多數條件應用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種有機固廢高溫好氧發酵處理方法,能夠解決靜態條垛堆肥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按如下步驟實現的:
a)混料:將有機固廢與調理物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至堆積密度0.25-0.75t/m3;
b)布料:將發酵產物篩上物布料至條垛最底層,之后將混合物料布料至條垛中間層,再將發酵產物篩上物鋪設到條垛最上面;
c)覆膜:在條垛上方覆蓋上防水透氣織物,使條垛與大氣環境隔離;
d)好氧發酵:通過預鋪設在條垛底部的曝氣系統按照預設監測系統指示信號向條垛間歇曝氣;
e)篩分:在7-42天后,卷起防水透氣織物,通過機械或人工的方法將發酵產物移動到可調節篩分系統進行篩分,發酵產物篩下物作為最終產品外運資源化利用,發酵產物篩上物回到布料工序參與下一發酵周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1820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