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燃機的油循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18136.5 | 申請日: | 2018-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797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宮崎祐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M5/00 | 分類號: | F01M5/00;F01M1/02;F01M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鄧宗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燃機 循環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內燃機的油循環裝置。油循環裝置具有構成為由加熱部使油升溫的高溫側油循環路徑和未設置加熱部的低溫側油循環路徑,促進高溫側油循環路徑的加熱部內的空氣的排出。內燃機的油循環裝置具有:高溫側油循環路徑(40),其設置有高溫側油盤(41)、高溫側油泵(42)、加熱部(44)以及高溫側油被供給部(43),使油在高溫側油盤、加熱部以及高溫側油被供給部之間循環;低溫側油循環路徑(30),其設置有低溫側油盤(31)、低溫側油泵(32)以及低溫側油被供給部(33),使油在低溫側油盤和低溫側油被供給部之間循環;以及控制高溫側油泵的排出量的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在高溫側油泵起動后使高溫側油泵的排出量暫時增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內燃機的油循環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內燃機的運轉中利用油循環裝置向內燃機的幾個結構部件(曲軸軸頸等)供給油。油循環裝置使油在積存油的油盤和被供給油的油被供給部之間循環。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如下內容:為了使油被供給部的機械阻力降低以改善內燃機的油耗而利用廢氣的熱使被供給到油被供給部的油升溫。具體而言,在內燃機的預熱運轉中,使油的一部分流到排氣口附近的油路,從而利用排氣口內的高溫的廢氣對油進行加熱。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3701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62-17451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實開平4-111505號公報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油循環裝置中,在內燃機的預熱運轉中,被供給到排氣口附近的油路的油和不經過排氣口附近的油路而被供給到各油被供給部的油都回到同一油盤(內油盤)。因此,被加熱了的少量的油和未被加熱的大量的油在油盤內混合,所以,不能使全部油有效地升溫。
對此,本申請的發明人著眼于各油被供給部處的油的溫度和機械阻力之間的關系而發現為了改善內燃機的油耗不一定需要向全部的油被供給部供給高溫的油。基于該事實,在由本申請的發明人提出的油循環裝置中,單獨設置高溫側油循環路徑和低溫側油循環路徑,所述高溫側油循環路徑構成為將被加熱部加熱后的油供給到一部分油被供給部,所述低溫側油循環路徑將未被加熱部加熱的油供給到剩下的油被供給部。其結果是,可以在內燃機的預熱運轉中使高溫側油循環路徑內的油迅速升溫,進而可以改善內燃機的油耗。
但是,在內燃機停止時,高溫側油循環路徑內的油回到油盤,從向大氣開放的部分流入的空氣有時會滯留于高溫側油循環路徑的加熱部。殘留于加熱部的空氣在內燃機再次起動后會妨礙加熱部的周圍和流過加熱部的油之間的熱交換。因此,若在加熱部中殘留大量的空氣,則加熱部中的油的升溫被抑制。另外,流過加熱部的油也作為使加熱部周圍的溫度降低的冷卻介質發揮作用。因此,若在加熱部中殘留大量的空氣,則由油進行的加熱部周圍的冷卻也被抑制。
發明內容
于是,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構成為由加熱部使油升溫的高溫側油循環路徑和沒有設置加熱部的低溫側油循環路徑的油循環裝置中,促進高溫側油循環路徑的加熱部內的空氣的排出。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本發明的要點如下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181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