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區塊鏈技術用于數字貨幣挖礦及加密算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12711.0 | 申請日: | 2018-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49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俊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俊山 |
| 主分類號: | H04L9/00 | 分類號: | H04L9/00;H04L9/08;G06Q20/10;G06Q20/06;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趙秀英 |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區塊 加密算法 數字貨幣 電子貨幣 記賬 電子數據 經濟業務 數據內容 應用區塊 收益權 透明化 二維 映像 相等 精密 所有權 篡改 賬戶 靈活 記錄 | ||
本發明涉及區塊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區塊鏈技術用于數字貨幣挖礦及加密算法,本發明的數字貨幣挖礦包括區塊鏈復式記賬、區塊鏈電子貨幣和區塊鏈股權,所述加密算法采用非平凡二維映像,區塊鏈復式記賬對于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相互聯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進行登記,其為多個方向的記錄,區塊鏈股權用于市場經濟下,所有權與經營權、收益權的權衡問題,區塊鏈電子貨幣使整個數字貨幣體系中所有規則透明化,所有數據內容公開化,無法篡改和操縱,加密算法更加的精密。本發明結構簡單,可靈活應用區塊鏈技術至復式記賬、電子貨幣和鏈股權,極大的增加了電子數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具有很強的創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區塊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區塊鏈技術用于數字貨幣挖礦及加密算法。
背景技術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火幣網聯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實驗室、新浪科技發布的《2014—2016全球比特幣發展研究報告》提到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2]。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一般說來,區塊鏈系統由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其中,數據層封裝了底層數據區塊以及相關的數據加密和時間戳等基礎數據和基本算法;網絡層則包括分布式組網機制、數據傳播機制和數據驗證機制等;共識層主要封裝網絡節點的各類共識算法;激勵層將經濟因素集成到區塊鏈技術體系中來,主要包括經濟激勵的發行機制和分配機制等;合約層主要封裝各類腳本、算法和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可編程特性的基礎;應用層則封裝了區塊鏈的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該模型中,基于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分布式節點的共識機制、基于共識算力的經濟激勵和靈活可編程的智能合約是區塊鏈技術最具代表性的創新點。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區塊鏈技術用于數字貨幣挖礦及加密算法,本發明結構簡單,可靈活應用區塊鏈技術至復式記賬、電子貨幣和鏈股權,極大的增加了電子數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區塊鏈技術用于數字貨幣挖礦及加密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數字貨幣挖礦包括區塊鏈復式記賬、區塊鏈電子貨幣和區塊鏈股權,所述加密算法采用非平凡二維映像,其映射定義為:
其逆映射為:
映射和逆映射切變換的雅可比矩陣(Jacobi)為:
b=1時為保面積映射,b<1時為耗散映射。
優選的,所述區塊鏈復式記賬對于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相互聯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進行登記,其為多個方向的記錄。
優選的,所述區塊鏈股權用于市場經濟下,所有權與經營權、收益權的權衡問題。
優選的,所述區塊鏈電子貨幣使整個數字貨幣體系中所有規則透明化,所有數據內容公開化,無法篡改和操縱。
優選的,所述加密算法用于圖像文件加密時,首先對圖像分成若干塊,分別進行塊處理,同時,一個密文塊的傳輸錯誤不會影響到其他塊,丟失一個密文塊不會對隨后的正確解密產生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俊山,未經李俊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127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