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簕菜提取物的新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11312.2 | 申請日: | 2018-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951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武文敬;何燕;梁立尹;易如婷;蔡浛;張焜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254 | 分類號: | A61K36/254;A61K36/534;A61P17/02;A61P17/04;A61K31/135;A61K31/045;A61K31/1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青朵 |
| 地址: | 5100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取物 用途 | ||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簕菜提取物在制備治療蚊蟲叮咬的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經實驗證實,蚊蟲叮咬后外用簕菜提取物可以快速消腫止癢,對皮膚刺激性小,適用人群較廣,可廣泛用于治療蚊蟲叮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簕菜提取物的新用途。
背景技術
蚊子,屬于昆蟲綱雙翅目蚊科,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全球約有3000種,我國已發現300余種。蚊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蚊蟲通過其口器刺傷皮膚,其唾液或毒液侵入皮膚,由于蚊蟲的唾液或毒腺的浸出液中含有多種抗原成分,這些抗原在進入人體皮膚后可與抗體產生變應性反應而引起炎癥。被蚊蟲叮咬后在皮膚暴露部位或直接接觸部位發生圓形或橢圓形、米粒大或黃豆大小的紅色丘疹、丘皰疹或水腫性紅斑,并伴有劇烈瘙癢,尤以夜間為甚。總之,蚊蟲叮咬不但影響人們的睡眠,而且還叮咬人類的皮膚,不但使人痛癢,還可能傳染其它疾病,給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目前,人們用于驅蚊、止癢的產品主要為清涼油、花露水、風油精等,這些產品很難迅速消腫止癢,并且含有一定的酒精成分,不適合皮膚敏感的人用,味道刺激性也很大。另外,還有一些甘草次酸的激素類藥物,雖然治療效果較好,但不適于兒童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簕菜提取物的用途。實驗證明蚊蟲叮咬后,經皮膚外用給藥簕菜提取物,可以快速消腫止癢,對皮膚刺激性小,適用人群較廣。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簕菜提取物在制備治療蚊蟲叮咬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研究發現,被蚊蟲叮咬后,涂抹簕菜提取物可以快速消腫止癢,將其制成藥物可用于治療蚊蟲叮咬。
在該應用中,所述藥物包括簕菜提取物、鹽酸苯海拉明以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
在該應用中,所述藥物還包括薄荷腦、樟腦、冬青油、薄荷醇、黃蘗樹皮提取物,水解珍珠、忍冬花提取物,橄欖油、松節油、麝香草油、丁香油、桂皮油、玉桂油、當歸、廣藿香、甘草、桂皮、陳皮、梔子、川芎、血竭、冰片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本發明提供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藥物還包括薄荷腦和樟腦。
作為優選,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選自人工麝香,人工牛黃,瓊脂,EDTA二鈉,香精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作為優選,藥物的劑型為噴霧劑、液體制劑或膏劑。
在本發明提供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膏劑為外用膏劑,外用膏劑包括軟膏劑和橡皮膏。
在本發明提供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外用膏劑包括簕菜提取物、鹽酸苯海拉明、薄荷腦、樟腦、淀粉和香精。
作為優選,簕菜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取簕菜,經有機溶劑提取、濃縮,獲得簕菜提取物。
其中,有機溶劑為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作為優選,乙醇濃度為20%~100%,更優選為70%~95%。
作為優選,所述濃縮為減壓濃縮。
作為優選,簕菜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包括:
取簕菜,洗凈,晾干后備用;
加入10~100倍量的乙醇進行提取,提取溫度為-10℃~60℃,共提取1~4次,每次1~12小時,過濾,合并過濾液,采用減壓真空濃縮,即得簕菜提取物。
在本發明提供的一些實施例中,提取溫度為-4℃~35℃,共提取2~3次,每次10~12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113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