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灌溉屋面雨水收集凈化回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07639.2 | 申請日: | 2018-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782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倩;曹禮三;李孟;李建峰;伍導;謝宏玲;張詩穎;高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D13/00 | 分類號: | E04D13/00;E04D13/04;E03B3/02;E03B11/00;C02F3/32;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鄔麗明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系統 儲水槽 分隔板 潛水泵 植被層 灌溉 供電系統 凈化回用裝置 灌溉設備 噴灌系統 屋面雨水 下部空間 底板內壁 空間分隔 上部空間 上端敞口 下層空間 出水槽 擋水板 基質層 結構層 進水管 裝置箱 側壁 頂面 供能 分隔 雨水 鋪設 供電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灌溉屋面雨水收集凈化回用裝置,包括裝置箱,其包括上端敞口的箱體和分隔板,分隔板設于箱體內,以將箱體內的空間分隔為上部空間和下部空間,箱體的底板內壁上設有擋水板,以將下部空間分隔為儲水槽和出水槽,儲水槽的側壁設有進水管;分隔板的頂面從下到上依次鋪設有基質層和植被層;噴灌系統,其包括控制系統、潛水泵和灌溉設備,潛水泵設于儲水槽內,控制系統與潛水泵連接,以控制潛水泵是否通過灌溉設備為植被層灌溉噴水;供電系統,其與控制系統連接,用于向控制系統供電。本發明通過雨水經由結構層、分隔板流入箱體的下層空間,一部分留在儲水槽內,以便灌溉植被層,由供電系統給噴灌系統供能,實現植被層的自灌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保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灌溉屋面雨水收集凈化回用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園林綠地急劇減少,破壞了自然水文 生態平衡,原本具有涵養水源功能的綠地、濕地、溝渠等區域大部分演化為硬化地 面,致使城市在面臨強降雨時僅能依靠市政管網排水。目前城市內存在雨水資源流 失、洪澇災害頻發、雨水徑流污染嚴重等問題。如何科學有效地減少水資源浪費, 實現雨水源頭減排與控制,減輕城市雨洪災害,提高雨水資源的利用率,尤其是水 生態文明和海綿城市的建設,已成為城市風景園林管理面臨的重難點之一。
“低影響開發”是一種水生態管理技術,提倡通過在源頭利用一些小型分散式生態處理技術使得區域開發后的水文水質特性與開發前基本一致,通過生態景觀的構建 實現城市內湖水質水量的同步保護目標。基于低影響開發的雨水分散收集、下滲與 處置的關鍵技術,是建立城市發展轉型和南方氣候條件下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綜合 利用的研究重點。
現階段的雨水收集處理裝置大多都基于綠色屋頂,綠色屋頂是新興的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方法,常被作為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使用,也是低影響開發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90年代以來,國內一些大城市開始加快建設綠色屋頂,然而,推廣的目的往 往偏重于其景觀價值、節能價值等,現行的設計規范也只對屋頂承載能力、植物選 擇和施工技術等方面做了說明,而忽略了綠色屋頂的控污減排能力,也造成了部分 雨水浪費,旱季綠色屋頂投入澆灌費用大等問題。
目前,就海綿城市的建設而言,其主要措施是建設包括下沉式綠地、人工濕地 及滲透路面等地表構筑物。而對于占城市面積比重較大的高層建筑內的海綿措施的 研究,目前仍處于空白。
而且,現階段我國的城市高層建筑雨水工程大部分還停留在通過管道排除雨水的階段上,城市高層建筑雨水資源化利用缺乏系統研究,沒有成熟的雨水回用系統。
中國專利CN106284863A公開了一種高層建筑綠色屋頂的構建方法,其公開的 技術方案中,根據屋頂結構基層處理、蓄水排水系統構建、基質層和植被層篩選、 屋頂荷載分析和基質層和植被層構建,是根據高層建筑屋頂的結構和環境特點,提 供的一種設計合理的高層建筑綠色屋頂的構建方法,通過把工程防水、屋頂綠化和 節能隔熱三者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對城市“熱島效應”具有一定程度的緩 解作用,有利于增加城市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吸收有害物質,減輕大氣污染,改善 居住環境,美化城市景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合理解決綠色屋頂在屋頂荷 載、排水設計、植物選擇、土壤配置等方面的問題。
然而上述綠色屋頂結構在旱季容易造成表層植被缺水死亡,增加了管理成本, 沒有系統的考慮到水的合理利用和裝置養護,也沒有利用到高層建筑樓頂的太陽能、 風能,而且并不適用于處理含有較多小顆粒固體懸浮物、微量的金屬離子、營養鹽 及有機物的雨水,如果雨水受污染程度較大,其排出的雨水往往無法直接利用,而 對于受到污染的雨水,往往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也沒有實現雨水的回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自灌溉屋面雨水收集凈化回用裝置,可以凈化雨水,對被凈化后的雨水的進行收集回用以對植被層通過新能源 發電利用光纖傳感器實現自灌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0763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重防水復合式屋面
- 下一篇:一種智能排蓄水薄型屋頂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