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及其制備方法和由其組成的聚酰胺模塑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07404.3 | 申請日: | 2018-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590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傳輝;曹民;王道波;姜蘇俊;黃險波;常歡;閻昆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萬通特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9/26 | 分類號: | C08G69/26;C08G69/28;C08G69/36;C08L77/06;C08L23/20;C08K7/14;C08K5/5313;C08K3/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致信偉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 二酸 個碳原子 聚酰胺模塑組合物 直鏈脂肪族二胺 二胺 對苯二甲酸單元 對苯二甲酸 氨基酸 單羧酸 己二胺 內酰胺 制備 發現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包括:a)基于全部二酸含量,70mol%?100mol%的對苯二甲酸和0?30mol%的其它二酸;b)基于全部二胺含量,10mol%?100mol%的含有11?24個碳原子的直鏈脂肪族二胺和0?90mol%的1,6?己二胺;c)基于全部二胺和二酸的量,0?30mol%的氨基酸或內酰胺;d)基于對苯二甲酸單元含量,0?10mol%含有2?24個碳原子的單羧酸;并且,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至少含有三種衍生自a)、b)或c)的重復單元。本發明人出人意料的發現,通過采用基于特定組成的11?24個碳原子的直鏈脂肪族二胺和二酸,得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具有優良的顏色;同時也使得由該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組成的聚酰胺模塑組合物具有優良的顏色。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及其制備方法和由其組成的聚酰胺模塑組合物。
背景技術
聚酰胺因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包括力學性能、耐熱性、耐磨損性、耐化學藥品性和自潤滑性,且摩擦系數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等,其被廣泛適于用玻璃纖維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強改性,提高性能和擴大應用范圍。近幾年來半芳香族聚酰胺由于其耐熱性能和力學性能更優而被重點開發。
半芳香族聚酰胺通常采用熔融聚合或固相增粘工藝合成:熔融聚合工藝流程簡單,但反應溫度超過熔點,由于半芳香族聚酰胺熔點較高、接近分解溫度,很容易出現熱降解等問題,進而導致分子量分布加寬,樹脂性能下降;固相增粘工藝在低于樹脂熔點的條件下進行反應,避免了熔融聚合工藝樹脂分解的問題,但由于固相增粘條件下聚合物分子鏈不能自由移動,同樣會導致樹脂分子量分布加寬,影響加工性能。
因此,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的分子量分布問題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人出人意料的發現,通過采用基于特定組成的11-24個碳原子的直鏈脂肪族二胺和二酸,得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具有優良的顏色;同時也使得由該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組成的聚酰胺模塑組合物具有優良的顏色。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優良的顏色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由本發明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組成的聚酰胺模塑組合物。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摩爾百分數計,包括衍生自以下的重復單元:
a)基于全部二酸含量,70mol%-100mol%的對苯二甲酸和0-30mol%的其它二酸;
b)基于全部二胺含量,10mol%-100mol%的含有11-24個碳原子的直鏈脂肪族二胺和0-90mol%的1,6-己二胺;
c)基于全部二胺和二酸的量,0-30mol%的氨基酸或內酰胺;
d)基于對苯二甲酸單元含量,0-10mol%含有2-24個碳原子的單羧酸;
并且,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至少含有三種衍生自a)、b)或c)的重復單元。
其中,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的分子量分布指數為1.5-4.0,優選2.0-3.0;所述分子量分布指數通過凝膠滲透色譜法(GPC)測試得到。
其中,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樹脂,按摩爾百分數計,組分d)中,所述單羧酸單元含量占對苯二甲酸單元含量的比例為2 mol%-8mol%,優選3mol%-6mol%。
其中,組分a)中,所述其它二酸含量為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萬通特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經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萬通特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074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