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邊坡開挖支護快速跟進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06893.0 | 申請日: | 2018-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121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晨彪;馬勁濤;吳小峰;劉寬燚;王瑩;劉子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E02D5/7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吳思高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昆***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護 開挖 高邊坡 邊坡 排架 鉆機 爆破 施工技術領域 二次爆破 快速施工 水利水電 后平臺 排水孔 出渣 次預 搭設 分層 錨桿 施工 石渣 造孔 鉆孔 預留 安全 | ||
本發明一種用于邊坡開挖支護快速跟進的施工方法,涉及高邊坡開挖施工技術領域。以CM351鉆機快速鉆孔為核心,按照“一次預裂(高度15m)、二次爆破(每次爆破高度7~8m)、分層出渣(3~4m一層)、預留平臺、取消排架、支護跟進”原則,執行的高邊坡快速開挖支護技術,在不搭設排架,鉆機可在開挖后平臺(或爆破石渣)上完成錨桿及排水孔造孔作業,滿足水利水電高邊坡開挖支護在安全質量前提下的快速施工需要。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種用于邊坡開挖支護快速跟進的施工方法,涉及高邊坡開挖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水利水電建設中,高邊坡開挖工程日益增多;因不同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時,工作面集中,交叉施工的特點,給施工作業帶來很大的安全風險。尤其在當前新安法的推行,堅持以人為本的條件下,如何安全快速高質量的開挖支護,成為了當前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保質保量保安全的條件下,解決高陡邊坡施工過程,開挖支護能快速跟進的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邊坡開挖支護快速跟進的施工方法,在不搭設排架,鉆機可在開挖后平臺、或爆破石渣上完成錨桿及排水孔造孔作業,滿足水利水電高邊坡開挖支護在安全質量前提下的快速施工需要。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邊坡開挖支護快速跟進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 :對于高邊坡開挖支護施工,在技術上保持超前意識:率先熟悉施工圖和技術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反復踏勘測量,確定開挖支護施工方法,做好風水電布置,提前規劃施工道路及渣場,做好人員、設備的準備工作。
步驟2:進行原始地形測繪,根據設計開挖圖紙測放出開挖范圍、邊坡坡比、高程及樁號,孔位上噴紅色噴漆,并向現場人員交底,砍除開挖區內一切樹木、灌叢等植被。
步驟3:開挖前及時完成坡頂截水溝施工,結合施工臨時道路布置將覆蓋層分層剝離,采用反鏟將每層覆蓋層一次性剝離至基巖面。
步驟4:石方爆破開挖:為保證邊坡完整穩定及大規模開挖的需要,采用預裂爆破結合深孔梯段微差擠壓爆破。按照一次預裂,高度10~15m、二次爆破,每次爆破高度7~8m的原則進行。
步驟5:根據《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范》溢洪道邊坡支護錨桿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20mm,為適應快速開挖需要,以CM-351高風壓鉆機為核心設備,全站儀測量放樣,吊錘角度尺控制鉆孔角度,實現精確快速打孔;現場邊坡預裂孔人工裝32mm乳化炸藥,主爆孔由人工裝70mm乳化炸藥,根據需要調整連續或耦合等裝藥方式,聯網時注意控制單響,實現微差起爆。
步驟6:一次梯段爆破7~8m后,分層出渣3m,合理規劃出渣路線,采用反鏟和裝載機裝車,自卸汽車運送。注意出渣一層后,按照圖紙或設計要求進行支護施工,支護施工同時,為銜接開挖支護工序,可從遠離邊坡側合適位置開始出渣下一層,出渣除確保為支護造孔預留4m寬的工作平臺,其他都可先行出渣,直到初步支護施工結束,即可將下一層全部出渣。
步驟7:為快速支護施工,按照3m一層出渣,支護高程差僅3m,避免排架搭設,消除安全隱患,降低支護施工難度;下一層出渣預留4m寬工作平臺,為支護又提供充足時間和場地;支護的排水孔、錨桿、錨筋樁在允許范圍內全部采用CM-351高風壓鉆機打孔(更換鉆桿實現孔徑要求),極大程度縮短支護時間,之后配置足夠資源及時安裝錨桿(錨筋樁)、注漿實現支護施工快速跟進,通過縮短工序間的銜接時間,大大加快支護施工進度,解除支護進度對快速開挖的制約,從而實現邊坡開挖支護快速跟進。
步驟8:初步支護結束后,即可安排下一層開挖出渣,4m寬工作平臺清運出渣后,緊接著開始下一層支護施工。掛網噴混凝土、框格梁等支護可滯后整體開挖不大于一個大臺階:10~15m,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葛洲壩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葛洲壩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068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