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判定調質高爐渣均質化時間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05280.5 | 申請日: | 2018-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874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杰;安海飛;劉衛星;楊愛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1/00 | 分類號: | G01N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3009 河北省唐山***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試點 均質化 調質 高爐渣 判定 持續性測試 分布位置 工作效率 連續測試 容器中心 升溫加熱 時間到達 實時監測 數據穩定 粘度測試 裝入容器 鐵尾礦 一次性 測頭 熔池 高爐 保溫 節約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判定調質高爐渣均質化時間的方法,通過測頭下降到調質高爐渣內部,持續性測試粘度值,當粘度值數據穩定在某一值一定范圍內,確定某一值為此點粘度值,其特征為:先確定多個測試點,第一測試點為容器中心,其他測試點在沿容器半徑方向的三分之二處;高爐渣裝入容器,升溫加熱到待測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后,一次性加入鐵尾礦,連續測試所有測試點都在同一范圍內波動,則高爐熔池內調質渣達到均質化,記連續穩定第一測試點時間為均質化時間到達點。本發明通過改變測粘度測試點分布位置,實時監測調質渣是否達到均質化,既節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渣棉生產領域,具體涉及判定調質高爐渣均質化時間的一種方法。
背景技術
利用調質高爐熔渣直接成纖工藝制備高附加值絕熱保溫材料,不但可以高效利用目前尚未利用的熔渣顯熱,而且能使高爐渣的利用附加值由50元/噸大幅度躍升至2000元/噸以上。然而高爐熔渣直接成纖工藝之所以至今未實現工業化應用,主要是由于其中存在若干重要的科學理論問題沒有突破,特別是在高爐渣調質、熔渣均質化等方面尚需進行大量的基礎研究。高爐熔渣調質過程中的均質化是高爐熔渣直接成纖工藝的關鍵,直接決定纖維的質量和產量。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判定均質化完成的標準,只是單純靠延長保溫時間確保均質化充分,降低了工作效率。
鉬測頭放入高爐渣內以一定速度旋轉,渣子粘度不同,鉬測頭受到流體的粘性力矩不同,處理器再將力矩轉化成粘度,便可實時測得渣子的粘度。測頭轉子材料的運用沒有具體國標要求,因為高溫環境,能耐受高溫的材料都可做成測頭轉子,如鉑銠合金,從經濟成本來看,鉬測頭轉子最實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判定調質高爐渣均質化時間的方法 ,通過測頭下降到調質高爐渣內部,持續性測試粘度值,當粘度值數據穩定在某一值一定范圍內,確定某一值為此點粘度值,其中 :先確定多個測試點,第一測試點為容器中心,其他測試點在沿容器半徑方向的三分之二處;高爐渣裝入容器,升溫加熱到待測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后,一次性加入鐵尾礦,然后測量步驟如下:
S1:測量第一測試點粘度值,當粘度值數據在某一值一定范圍內波動,記錄時間,將鉬測頭移到其他一個未測測試點;
S2:如果其他一個未測試點粘度值的波動超過一定范圍,則將返回S1重新測試,否則等待粘度值在某值一定范圍內穩定,進入剩余未測測試點測試;
S3:重復S2,連續測試所有測試點都在同一范圍內波動,則高爐熔池內調質渣達到均質化,記連續穩定第一測試點時間為均質化時間到達點。
進一步所述一定范圍為±0.02Pa·s。
進一步其他測試點為4個,相鄰測試點與中心測試點構成的弧度夾角為90度。
進一步所述待測溫度為1500℃。
進一步所述保溫一定時間為半小時。
進一步所述測頭為鉬測頭或鉑銠合金測頭。
進一步所述容器為坩堝或熔池。
有益效果:現有技術只能依靠延長保溫時間來確保均質化程度,本發明通過改變測粘度測試點分布位置,實時監測調質渣是否達到均質化,既節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第一組粘度曲線圖;
圖2:第二組粘度曲線圖;
圖3:第三組粘度曲線圖;
圖4:測定調質渣均質化流程圖;
圖5:坩堝五測試點分布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5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理工大學,未經華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052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