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插頭連接器和產生插頭連接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99246.1 | 申請日: | 2018-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956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M.利斯廷;W.桑格爾;W.巴利斯;K.基奧希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連德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31 | 分類號: | H01R13/631;H01R13/64;H01R13/639;H01R4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 地址: | 德國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插頭 連接器 產生 連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插頭連接器,其具有第一和第二插頭,插頭連接器具有可經由插頭接觸彼此連接的插頭元件以及用于機械地固定插接配合的插頭的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形成有可樞轉地安裝在第一插頭上的桿,且桿偏離其樞轉軸線可樞轉地支承在自由端具有固定凸輪的連接元件,第二插頭具有插座形成為適于形狀配合地接收固定凸輪且具有斜坡表面的插座,斜坡表面與連接元件的自由端協作,經由斜坡表面,固定凸輪在插接配合期間被強制性地引導到插座的鎖定表面的后面。在于第一和第二插頭之間產生插頭連接的方法中,在插接配合期間,固定凸輪被強制性地引導到形成在第二插頭處的鎖定表面的后面,并且隨后通過樞轉桿將兩個插頭拉向彼此,桿可樞轉地支承連接元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插頭連接器,其具有第一插頭和第二插頭,所述插頭連接器具有插頭元件,所述插頭元件分配到彼此且可以經由插頭接觸彼此連接。這樣的插頭通常是已知的。以下也是已知的:提供固定裝置作為插頭連接器的部分,插頭連接的插頭可以與其機械固定。
背景技術
本發明特別涉及用于機動車輛技術的插頭連接器,特別是用于電動汽車(electromobility)。在機動車輛中,特別是存在車輛中所有結構部件的振動應力問題。因此,插頭連接器必須以特定方式固定。特別是在由高壓電流供電的電動車輛的情況下,應該采用在電插頭連接的區域中的可靠且耐久的接觸。電插頭連接在機動車輛中是不可避免的,以便例如在制造的背景下將不同模塊彼此電連接。
此外,基本的制造條件要求特別在汽車工業中要結合的部件以期望的方式可靠且盡可能無誤地彼此結合。制造背景下的錯誤連接會導致車輛故障和投訴。
本發明的根本問題是創造一種滿足上述要求的插頭連接器。在這種情況下,本發明特別希望指定用于機械地固定插接配合插頭的固定裝置,以及盡可能消除組裝問題的對應方法。
發明內容
為解決裝置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插頭連接器。在該插頭連接器中,第一插頭具有可樞轉地安裝的桿,所述桿偏離其樞轉軸線地可樞轉地支承連接元件。連接元件在其自由端具有固定凸輪,所述固定凸輪與樞轉軸線規則地相對。第二插頭元件具有插座,其形成為適于形狀配合地接收固定凸輪。該插座具有鎖定表面,固定凸輪可以鎖定在鎖定表面后面。固定凸輪位于此位置以機械地固定插接配合插頭。然而,插座更傾向于具有與連接元件的自由端配合的斜坡表面,經由該斜坡表面,可以在插接配合期間將固定凸輪強制性地引導進入到鎖定表面的后面。在這種情況下,鎖定表面通常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插接配合期間基本上與結合方向成直角。
在根據本發明的解決方案的情況下,在結合開始時,固定凸輪位于固定凸輪可以被引入到插座中的位置,即,可以從外部通過鎖定表面,并且可以在結合方向上進入鎖定表面的后面。在固定凸輪的這種典型的線性移動的背景下,在將兩個插頭插接配合期間,連接元件的自由端推靠斜坡表面,連接元件的自由端通過該斜坡表面在結合方向上強制性地進入固定凸輪從后面接合鎖定表面的位置。連接元件的自由端也可以形成為固定凸輪。術語“自由端”在這里通常意在理解為與連接元件的安裝相對設置的自由端區域的標識。
通過這種配置,當兩個插頭插接在一起時,固定凸輪被強制性地引導到鎖定表面的后面,從而保證了兩個插頭的無誤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優選改進,這提出了一種防止誤操作的進一步保護措施,其中連接元件在彈簧的預緊下被保持在所述初始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固定凸輪在插接配合期間在結合方向上與到插座的插入開口對準。彈簧元件對應地對連接元件施加預定初始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中,固定凸輪在插接配合期間與插入開口對準,并且不能推靠鎖定表面,而是通過插入開口進入鎖定表面后面。彈簧元件使得初始位置被固定,彈簧元件能夠作為壓緊(holding-down)裝置作用在連接元件上,以確保連接元件的初始位置。然而,彈簧優選地用于固定桿的初始位置,并且在固定凸輪已經以前述方式被強制性地引導到鎖定表面后面之前防止桿的樞轉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連德國有限公司,未經泰連德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992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