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熱源點熱能發電機組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98740.6 | 申請日: | 2018-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61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任宇宙;秦瑞儀;黃德宏;辛鴻帥;洪星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山載清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K13/02 | 分類號: | F01K13/02;F01K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040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能發電機組 多熱源 工質泵 蒸發器 余熱回收發電裝置 控制器 變頻器 余熱回收發電 變頻器控制 邏輯判斷 同一系統 過熱度 換熱器 冷凝器 膨脹機 熱源 元器件 供液 采集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熱源點熱能發電機組,主要由蒸發器一、蒸發器二、蒸發器三、調節閥一、調節閥二、調節閥三、換熱器、變頻器、控制器、余熱回收發電裝置組成,所述余熱回收發電裝置包括膨脹機、冷凝器、工質泵二。其中控制器采集調節閥一、二、三的過熱度,作出邏輯判斷后給變頻器發出信號,變頻器控制工質泵的頻率,從而調節工質泵轉速。本發明給出的多熱源點熱能發電機組,很好的解決了多個熱源在同一系統中進行余熱回收發電時供液不均的問題,不但節省了元器件的成本,還減少了安裝管路,降低了安裝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熱能發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熱源點熱能發電機組。
背景技術
有機朗肯循環(Organic Rankine Cycle,簡稱ORC)是以低沸點有機物為工質的朗肯循環,主要由余熱鍋爐(或換熱器)、膨脹機、冷凝器和工質泵四大部套組成。有機工質在換熱器中從余熱流中吸收熱量,生成具一定壓力和溫度的蒸汽,蒸汽進入膨脹機械膨脹做功,從而帶動發電機或拖動其它動力機械。從膨脹機排出的蒸汽在凝汽器中向環境放熱,凝結成液態,最后借助工質泵重新回到換熱器,如此不斷地循環下去。傳統的生產工藝過程中,通常會有產生富裕的低壓蒸汽,以及80℃以上的熱水,這些低壓蒸汽和熱水有時會直接排放,有時經降溫凝結后循環利用,造成大量熱能損失。
目前,余熱回收發電多為單一熱源,當對多個熱源同時進行回收發電時,需采用多套系統分別進行回收發電,否則易出現供液不均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多熱源點熱能發電機組,該系統通過精確供液控制的方法可采用一套系統對多個熱源同時進行熱回收發電,不但節省了元器件的成本,還減少了安裝管路,降低了安裝成本。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熱源點熱能發電機組,包括蒸發器一、蒸發器二、蒸發器三、調節閥一、調節閥二、調節閥三、換熱器、工質泵、變頻器、控制器、余熱回收發電裝置;所述蒸發器一輸出端與蒸發器二、三的輸出端并聯,其并聯支路與換熱器的輸入端相連;所述蒸發器一、二、三的輸入端分別與調節閥一、二、三的輸出端相連;所述調節閥一的輸入端與調節閥二、三的輸入端并聯,其并聯支路與工質泵的輸出端相連;所述工質泵的輸入端與換熱器的輸出端相連;所述調節閥一、二、三分別采集蒸發器一、二、三輸出端的溫度;所述控制器采集調節閥一、二、三的過熱度,作出邏輯判斷后給變頻器發出信號;所述變頻器控制工質泵的頻率,從而調節工質泵轉速;所述換熱器側連接有余熱回收發電裝置;所述余熱回收發電裝置包括膨脹機、冷凝器、工質泵二,所述膨脹機、冷凝器、工質泵二和換熱器按順序依次串聯,形成工質循環回路。
控制器內設定的控制邏輯為:1. 尋找調節閥中的最大過熱度T;2. 將最大過熱度值T與設定值Td比較:① 調節閥最大過熱度值T大于設定值Td,且大于最大設定值Tdmax,檢測調節閥開度,如開度已到最大設定值,控制器控制變頻器提高頻率,增大轉速,加大流量;②調節閥最大過熱度值T小于設定值Td,且小于最小設定值Tdmin,檢測調節閥開度,如開度已到最小設定值,控制器控制變頻器降低頻率,減少轉速,減小流量。
進一步的,換熱器為蒸發冷卻換熱器。
進一步的,蒸發器數量可以兩個、三個或三個以上。
進一步的,調節閥的數量與蒸發器的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
進一步的,工質泵內流通工質可以為相變工質和非相變工質。
進一步的,換熱器和工質泵之間還串聯有一個儲液罐。
進一步的,膨脹機向外輸出功率。
本發明給出的多熱源點熱能發電機組,很好的解決了多個熱源在同一系統中進行余熱回收發電時供液不均的問題,不但節省了元器件的成本,還減少了安裝管路,降低了安裝成本。這種多熱源點熱能發電機組,可廣泛用于分散熱源熱回收領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山載清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平山載清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987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