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3D打印制備人造綠松石的配方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97844.5 | 申請日: | 2018-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399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雨珅;郝亮;唐丹娜;楊明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C04B30/00 | 分類號: | C04B30/00;B33Y10/00;B33Y70/00;B28B1/00;C04B111/54 |
| 代理公司: | 武漢知產時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龔春來 |
| 地址: | 43007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原石粉末 打印 添加劑 制備 配方 添加劑混合 礦物油 植物油 石蠟 精準控制 噴射成形 性能要求 預先設計 寶石學 單一性 仿真度 硬脂酸 重量份 棕櫚蠟 粒徑 液蠟 寶石 雕刻 數字化 微觀 造型 回收 宏觀 流動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3D打印制備人造綠松石的配方及方法,根據重量份數計的綠松石原石粉末與添加劑混合為原料,綠松石原石粉末60?85份、添加劑15?40份;所述綠松石原石粉末的粒徑不大于200目;添加劑為石蠟、硬脂酸、棕櫚蠟、液蠟、礦物油或植物油中的兩種或多種;加入添加劑后的綠松石原石粉末可滿足打印流動的要求,可打印出預先設計好的造型。打印出的人造綠松石可滿足寶石學性能要求,仿真度高;采用的回收綠松石原石粉末,成本低,且有效利用了珍稀資源;通過數字化3D模型,利用噴射成形達到結構的控制,保證微觀和宏觀級別均能達到對寶石的精準控制,解決了傳統綠松石雕刻的單一性和浪費問題,對技術的嫻熟度無要求,可實現不同的人造綠松石設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3D打印技術及工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3D打印制備人造綠松石的配方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綠松石大多都是開采后經過雕刻而成,在雕刻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高品質綠松石粉末和邊角料被廢棄,導致高價有效資源的浪費;同時綠松石的雕刻需要技術嫻熟的雕刻師,進一步加大了綠松石雕刻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3D打印的方法制備綠松石,可采用廢棄的綠松石粉末或邊角料,有效利用資源,同時不需要嫻熟的技藝也可以制作出不同形狀結構的綠松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3D打印制備人造綠松石的配方,包括由重量份數計的綠松石原石粉末與添加劑的原料,所述綠松石原石粉末60-85份、添加劑15-40份;所述綠松石原石粉末的粒徑不大于200目;所述添加劑為石蠟、硬脂酸、棕櫚蠟、液蠟、礦物油或植物油中的兩種或多種。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根據所述配方3D打印制備人造綠松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原料,所述原料為按重量份數計的綠松石原石粉末及添加劑,將綠松石原石粉末、添加劑裝填到3D打印機的進料系統中,并加熱;
(2)將加熱后的綠松石原石粉末和添加劑傳輸至攪拌系統中,攪拌同時加熱,攪拌后得到均勻混合的漿料;
(3)建立人造綠松石的3D數字化模型,對所述數字化3D模型進行分層切片,并設置每層切片的打印參數;
(4)根據打印參數,將均勻混合后的漿料通過3D打印機上的針筒噴射出所需的人造綠松石。
優選地,所述加熱溫度、攪拌溫度分別為120~130℃。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將所述數字化3D模型以平行于3D打印機的打印底板N個平面進行切片,將數字化3D模型分割成N+1層切片,每層切片的厚度為0.01mm~2.0mm。
與相關技術比較,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3D打印制備人造綠松石的配方及方法,配方簡單,通過簡單的配方即可采用3D打印的方法打印出綠松石,制備方法流程簡單,采用回收的綠松石原石粉末,通過數字化3D模型,保證微觀和宏觀級別均能達到對質地模型的精準控制,解決了傳統綠松石工藝品的雕刻設計單一的問題,對雕刻技術沒有要求,降低了綠松石雕刻的難度和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制備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描述。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9784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