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機器人無線充電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297048.1 | 申請日: | 2018-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671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胡海波;毛春杰;向喜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艾可機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50/10 | 分類號: | H02J50/10;H02J50/30;H02J7/04;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145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饋調節裝置 閉合 發射模塊 無線通信發送裝置 無線通信接收裝置 無線充電系統 電壓采樣器 移動機器人 接收模塊 可控硅交流調壓 閉環調節 充電過程 | ||
一種移動機器人無線充電系統及方法,包括發射模塊、接收模塊、閉合反饋調節裝置;所述的閉合反饋調節裝置包括電壓采樣器、無線通信發送裝置以及無線通信接收裝置,所述電壓采樣器、所述無線通信發送裝置與所述接收模塊連接,所述無線通信接收裝置與所述發射模塊連接,所述的發射模塊內設置有可控硅交流調壓器。本發明通過設置閉合反饋調節裝置對充電過程中電壓進行閉環調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機器人充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移動機器人無線充電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移動機器人已經逐漸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移動型機器人的能源供給一般通過可充電式電池提供,在機器人使用幾個小時后就需要進行充電。傳統的方式為接觸式充電,其接觸觸點往往需要外露,并且在觸點接觸處會因接觸不良導致燒焦氧化,其長時間使用能力大打折扣。無線充電技術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充電技術,充電裝置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具有使用方便、外形美觀簡潔等特點。但目前的無線充電技術在功率上很難做大,且兩級線圈之間無閉環反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移動機器人無線充電系統及方法,本發明通過設置閉合反饋調節裝置對充電過程中電壓進行閉環調節。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移動機器人無線充電系統,包括發射模塊、接收模塊、閉合反饋調節裝置;所述的閉合反饋調節裝置包括電壓采樣器、無線通信發送裝置以及無線通信接收裝置,所述電壓采樣器、所述無線通信發送裝置與所述接收模塊連接,所述無線通信接收裝置與所述發射模塊連接,所述的發射模塊內設置有可控硅交流調壓器。
進一步,所述的發射模塊包括第一線圈,所述的第一線圈通過所述可控硅交流調壓器與市電電網連接,所述的無線通信接收裝置與可控硅交流調壓器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接收模塊包括順序連接的第二線圈、整流電路、充電電路、充電電池,所述的電壓采樣器連接在所述整流電路與所述充電電路之間。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線圈為半工字形線圈繞組,所述的第二線圈為長方形線圈繞組。
進一步,所述的無線通信發送裝置以及所述的無線通信接收裝置均分別為紅外通信發射模塊以及紅外通信接收模塊。
進一步,所述的電壓采樣器內設置有AD轉換器。
進一步,當所述的第一線圈與所述的第二線圈充電路徑與所述無線通信發送裝置以及所述無線通信接收裝置的通訊路徑之間的間距為5cm~8cm。
一種移動機器人無線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采樣步驟,使用電壓采樣器對接收模塊的輸入直流電壓進行采樣并進行AD轉換得到轉換結果;
步驟二,通信步驟,所述轉換結果被無線通信發送裝置發送至無線通信接收裝置;
步驟三,反饋步驟,所述無線通信接收裝置將所述轉換結果傳遞至可控硅交流調壓器;
步驟四,調節步驟,所述可控硅交流調壓器根據所述轉換結果對第一線圈的輸入交流電壓進行調節。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線圈感應進行充電,解決了清潔機器人傳統接觸式充電設備移動搬運困難和引線過長的缺點,具有使用方便,外形簡潔美觀等特點;
采用無線充電的方式,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使用更加安全。
通過閉合反饋調節方式使電池充電電壓穩定可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原理框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艾可機器人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艾可機器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970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